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提高师资质量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提高师资质量重点集中在在职培训阶段。“违背教师意愿或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发达国家提出校本发展思想是基于知识经济和日益激烈的国力竞争需要。它改变了教师培训就是对有关学科专业知识补课的观念和做法,也改变了教师培训是有关大学或专门机构的“专利”观念,学校及教师本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被发现和受到重视,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实际的课堂情境中所出现的具有个别化特征的问题进入到教师培训活动的框架中,使教师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我国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和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使之掌握和理解素质教育和课程变革背后所蕴涵的思想和理念。我们有必要从国外经验入手,在明确教师校本培训内涵基础上,对如何进行教师校本培训进行构建,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时期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质量高低决定着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成败。 各国传统的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大部分都是以政府——大学——进修院校或中心为主导的自上而下式的他培体系,是外控的,针对性差,效果不明显。这样,在过去20多年中,以英、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开始把教师在职培训的重心下移,尝试把教师校本培训作为在职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针对性强,全员参与,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所以使校本培训受到各国普遍的欢迎与关注,成为教师在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施《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规定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我们必须加快研究和实施校本培训,显然,研究和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是必要的。本文旨在对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的经验作一系统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些建议。全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部分,明确研究方法、框架和概念界定;第二部分进行有关文献分析,教师在职培训和校本培训的历史发展情况,并对教师在职培训和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加以总结;第三部分是对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的经验进行分析,主要从目标体系、协作机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来分析;最后是启示部分,在分析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提出国外教师校本培训对我们的启示与借鉴,并且对教师校本培训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