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 RCT)是目前针对牙髓炎与根尖周炎最有效的手段,根管经过清理,预备成形,消毒后被严密填塞,以达到控制感染,促进根尖区病变愈合的目的。尽管在临床上会用牙胶材料充填根管系统,辅以充填糊剂,以达到完全封闭根管系统剩余空间,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但是根管系统内的微生物并不能完全被杀死,仍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存在于双氧水(hydrogen peroxide H2O2)或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 Na Cl O)无法到达的牙本质小管深处,且微渗漏或空隙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充填材料间或充填材料与牙本质壁之间。这些微渗漏或空隙会导致根尖周组织的组织液渗入根管系统内,为尚存的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促进细菌增殖以及细菌产物的释放,从而导致充填材料-牙本质界面的破坏甚至是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本研究通过在根管牙本质表面再生类釉质样氟磷灰石(fluoridated hydroxyapatite FHA),封闭根管与牙本质小管,从而达到提高治疗后根管密闭性的目的。方法:从临床上收集63颗新鲜离体磨牙,垂直冠根方向切取冠部牙本质薄片,2000目砂纸打磨后17%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EDTA)溶液超声清洗1min,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干净后5.25%次氯酸钠溶液超声清洗5min,去离子水洗涤干净。根据清洗后的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3片(矿化组),对照组20片。再将实验组分为5个亚组,将牙本质片固定在矿化液中并不断搅拌,每12h换液一次,矿化完成后第一亚组牙本质片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观察,第二亚组牙本质片表面刮取矿化沉积物研磨后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观察,第三亚组牙本质片矿化后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检测,第四亚组矿化3天并消毒后在20片牙本质片表面培养细胞,第五亚组矿化7天后刮取表面矿化沉积物,碾碎消毒后提取浸提液用以培养细胞,评价沉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另外对照组也和第四亚组一样,在牙本质表面培养细胞。从临床收集14颗新鲜前磨牙,垂直冠根方向沿釉牙本质界切除牙冠后,去髓并预备根管,随后17%EDTA溶液超声清洗1min,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干净后5.25%次氯酸钠溶液超声清洗5min,去离子水洗涤干净。根据根管预备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将样本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13个牙根(矿化组),对照组1牙根。在矿化组中,将预备后的牙根置入矿化液中并不断搅拌,每隔12h换液一次。矿化组样本与空白对照组样本按照实验步骤沿牙体长轴方向凿开,其中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第一亚组1个样本,矿化1天后扫面电镜观察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第二亚组1个样本,矿化3天后观察牙本质-矿化沉积物界面,第三亚组一个样本,矿化三天后酸蚀,观察牙本质-沉积物界面附近的立体结构,第四亚组10个样本,观察根管封闭的过程。结果:结果显示矿化沉积物主要由结合紧密的六棱柱状氟磷灰石晶体组成。氟磷灰石晶体由牙本质小管内部及根管牙本质表面开始结晶并向根管中央生长,根管内晶体紧密排列沿c轴方向生长,最终封闭根管。氟磷灰石沉积物与管壁牙本质结合紧密,难以分清界限。并且沉积物长入并封闭牙本质小管。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矿化沉积物表面利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及铺展,与空白对照相比,氟磷灰石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矿化体系可以诱导氟磷灰石晶体在根管内原位生长,彻底封闭根管系统。为根管治疗提供了一种通过矿化充填封闭根管系统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