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佩戴角膜塑形镜后气虚质近视儿童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探索佩戴角膜塑形镜是否会对气虚质近视儿童的视网膜氧代谢产生影响,为角膜塑形镜的作用机理提供新的切入点及视角。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35例35眼。在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前,使用多波长结构功能耦联的视网膜图像测量仪进行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数据采集,在佩戴角膜塑形镜后的第1天、第2周、第1个月再进行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在佩戴角膜塑形镜1月后,完成随访观察者共31例31眼,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10.58±1.48岁,平均裸眼视力为0.70±0.44,平均眼轴长度为24.35±1.01mm,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为-2.28±1.35D,结果如下:1.在戴镜后所有受试者的视网膜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短期内无明显改变,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P<0.05),在戴镜后1月出现显著增加(P<0.017)。所有受试者视网膜平均静脉血氧饱和度在戴镜后呈下降趋势(P<0.001),戴镜后1天开始出现降低(P<0.017),之后各个时间点测得的指标较未佩戴前均有所下降(P均<0.017)。所有受试者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在戴镜后呈明显增长趋势(P<0.001),戴镜后1天出现显著增加(P<0.017),在戴镜后1个月仍持续增加(P均<0.017)。2.不同性别、不同屈光度对戴镜后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的影响未见不同(P均>0.05),但不同年龄对戴镜后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产生影响(P<0.05),在戴镜1个月后,10岁以下组的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增长幅度大于10岁以上组(P<0.05)。3.在戴镜后1月与戴镜前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变化的相关性分析中,年龄与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变化呈负相关(r=-0.538,P=0.002);在线性回归分析中,在调整性别和屈光度因素后,年龄仍是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变化的影响因素(β=-0.483,P=0.016)。结论:1.佩戴角塑形镜对气虚质近视儿童的视网膜氧代谢产生影响,改善病理状态下视网膜组织供氧和耗氧间的不平衡。2.低龄气虚质近视儿童在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视网膜氧代谢的增幅更大,视网膜组织氧代谢异常缓解更明显,角膜塑形镜对低龄气虚质近视儿童的治疗效果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