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高胰酶血症患者的发病特点、病情变化以及预后情况,研究相关不良因素,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高胰酶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患者的肿瘤类别、病理分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及预后情况。整理观察数据,按不同因素分组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病情以及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探求血栓、血脂与本病的联系。3.查询并统计分析近10年与肿瘤有关的高胰酶血症、胰腺炎、高血脂等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恶性肿瘤高胰酶血症的病因、病理以及预后情况,及其理论研究和治疗进展,为寻求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46例恶性肿瘤高胰酶血症患者,根据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恶性肿瘤高胰酶血症好发于恶性肿瘤中晚期,以肺癌、胃癌、大肠癌等腺癌多见,血清胰酶水平多为轻、中度升高,部分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2.抗肿瘤综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降酶综合治疗虽然能降低血清胰酶水平,但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3.对比28例CP/PR/SD患者,18例PD患者在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均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2.25±1.70&4.70±4.85,P=0.018<0.05;2.26±2.62&5.03±3.18,P=0.002<0.05)。4.相比胰腺影像无改变患者,胰腺影像有改变患者病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对比32例胰腺影像无改变患者,14例胰腺影像有改变患者在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均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2.17±1.62&5.59±5.18,P=0.03<0.05;2.26±1.94&5.82±3.95,P=0.006<0.05)。5.30例血脂(TG)异常患者在治疗前后TG变化不明显(1.85±0.648&1.84±0.655,P=0.979>0.05);对比30例血脂(TG)异常患者,16例血脂(TG)正常患者预后明显较好。6.14例胰腺影像异常的患者均为血脂(TG)异常患者,且在治疗前后PLT水平偏低、D-二聚体水平偏高,部分患者预后较差。研究结论:1.抗肿瘤综合治疗是降低患者肿瘤负荷以及血清胰酶水平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降酶治疗虽然能降低胰酶水平,但不能改善患者预后。2.存在胰腺损伤的恶性肿瘤高胰酶血症患者,PLT水平较低而D-二聚体水平较高,易形成血栓,可引起胰腺微循环障碍以加重胰腺损伤。3.“血栓形成”和“胰腺损伤”是恶性肿瘤高胰酶血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存在胰腺损伤的血脂(TG)异常患者预后较差,不存在胰腺损伤的血脂(TG)异常患者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