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电网公司“SG186”信息化工程建设和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供电部门配电网的实际线损计算和分析提供有力工具。2010年启东开始实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建立覆盖公司系统全部用户、采集全部用电信息、支持全面电费控制的采集系统,加强用电信息采集成果在电网规划、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加强公司配电网的运行水平,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的研究,对于日后启东地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后的线损计算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的参考价值。
鉴于供电企业配电网的参数复杂性,结构的多样性和线路资料不准确以及缺乏实时在线监控的设备,精确计算配电网的理论线损相当困难,一直是个难解的问题。本文紧紧围绕这一难题问题首先先介绍了线损概念、计算方法、降损措施以及目前电力系统现行的线损管理手段,说明当前电力系统线损计算的人为因素较多,介绍了目前适合电力系统线损计算的较好的计算方法;其次介绍了启东地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情况及详细建设方案,说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为线损计算排除了抄表时间不统一等人为因素;接着介绍了启东供电公司分线分台片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排除了线损计算的人为统计导致的线损统计不准等因素;对启东电网的理论线损进行计算,为公司较为准确地判断是管理线损还是技术线损提供了依据。最后针对启东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情况,选取城区部分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线损作为研究对象,对线损进行计算和分析,并通过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的比较,分析管理线损与技术线损的构成要素,通过合理的技术改造和管理,最大程度的降低线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