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员如何实现脱离/再入语境同声传译的实验报告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i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口译研究上,一些学者仍然用笔译的标准来衡量口译表现的好坏,与此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学习口译的学生认为他们应该听到什么就翻译什么而不去思考如何理解讲话的意思,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所表达的话语让听众感到不知所云。而且,译员在口译中的行为经常被我们忽视,这是因为在一些学者的观念中,口译员只不过是原语的“传声筒”罢了。这种观念导致学界缺乏对译员口译中表现的相关研究。所以,本篇论文将设计一个实验,以说明译员在翻译中应该学会抓住讲话大意、表达文章核心思想,并要能让听众听得懂。这一过程我把它称之为脱离/再入语境的同声传译。与此同时,译员在口译中的行为也是实验中考察的一个方面。为了实现脱离/再入语境的同声传译,译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知识,包括语境方面的知识、语言表达上的技巧以及百科知识。译员须要明白他们他口译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不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只是话语的“传声筒”,正因如此,译员在口译中的活动是口译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篇论文除了介绍以上内容,还想对口译学习和教学给予一定的建议,并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为口译研究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本篇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有关语境和同声传译的有关观点、看法。本章的第一部分讨论了涉及相关语境的同声传译。口译的过程不仅仅是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在形式上对等地展现出来,而是一种语境的转换,译员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有时这种重要性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第二部分介绍了语境背景下的口译,包括了语境的定义和分类,国内外学者对于在语境下口译的相关研究,特别是社会语境下对于口译标准的界定。脱离/再入语境想要阐释的就是脱离原语语境的形式限制,再进入到目的语语境的一种转换形式,也就是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一字一句的照本宣科,而是要掌握讲话的思想,表达出讲话所要传达的观点、看法,并且这样的表达能被听众所接受,对于译员在口译中的定位在本部分也有所涉及。第二章是一个实验性研究。它所要观察的就是在口译过程中的脱离/再入语境的现象。口译材料来自英国大选辩论第一场的视频,文本和译本将拿来进行对比分析以说明为什么译员不能一字一句,不改变原语形式进行翻译,而是应该以目的语听众能接受的形式进行句子和语法的重新组织,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意思。要实现这个目标,译者就必须抓住句子的主旨进行口译,而他的口译表达方式必须符合目标语文法上的要求。最后一章是关于实验结果的陈述和讨论。为了评估实验的效果,笔者对MTI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目的就是了解实验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以及MTI学生在学习口译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讨论部分,笔者总结了脱离/再入语境对于口译的益处并对译员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一些在此次实验中的感想和体会也写入了本章中。本章对于MTI专业的学生和口译学习者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MTI专业的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以及社会对MTI专业存在一定的偏见,使得学生很少能真正参与到真实的口译活动中去。因此,实况模拟就成为MTI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译练习十分必要的一个环节,在这样的训练中,培养学生不照本宣科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口译应该是对语义的陈述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简单复述。本篇论文并不是要否定忠实性的重要性,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仍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口译的特点决定了译员不可能字斟酌句的做到完美的表现,译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表达讲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才是一次成功的口译活动。有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尽管译者没有按照原语的形式表达,但是原语的意思却能被目的语的听众所理解,从这个角度看,这就是脱离/再入语境的口译,听众所要能知晓的核心就是明白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同时,本篇论文也希望对MTI专业的学生的口译学习能有所启迪,培养他们一种新的学习理念。使学生不再被束缚在原语的形式内,机械、呆板的进行口译。另外,也希望本篇论文能为口译研究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使脱离/再入语境能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和接受。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各类肿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膀胱癌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
架空配电线路导线大部分裸露在空气中,因而容易遭受雷电过电压的侵害,造成电力系统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等事故。研究表明,感应过电压导致配电线路发生绝缘子闪络或者线路跳闸占事故
用棕榈仁粕替代蛋鸡日粮中部分玉米、豆粕,并在日粮中添加棕酶以解除棕榈仁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其产蛋率较原配方日粮提高0.2%,破蛋率无变化,平均蛋重提高0.03克,料蛋比改善0.14
<正>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这
桂北平话内部通用程度比较低,对于其归属,目前很难作出定论性的判断。因此,现在的一大任务是对各方言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做好语言材料的基础。本文是笔者在对桂林市穿山
采用自行设计的冻粘应力测试装置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不同含量的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下,Q235钢表面的切向与法向冻粘强度.结果表明:PTFE颗粒涂层表面的切向与法向冻粘强度约
目前,在修辞研究领域,对于辞格的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人们通常是关注意义而忽略形式。但在辞格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辞格之所以能产生特定的修辞效果,不仅仅是因为字、词的
本文通过对“新农村三部曲”的文本分析,指出具有东北地域特征的电视剧作品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东北的自然景观,东北农民的生活现状以及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在令人欢笑的影像流
徐中舒先生主编的大型工具书《甲骨文字典》,自1988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该书体例独创,释义精辟,举例恰当,而且总结了数十年间学者们考释甲骨文的主要成果,可
由于对生的祝福与对死的担忧,“生死”相关的词语,在各种语言中表达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在维吾尔语言系统中也形成了一整套和生死相关的词语,这些词语无论是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