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粘虫的室内生物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我国重要的杂食性农作物害虫之一,其有效防治对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在我国目前对粘虫的防治手段中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但随着化学农药长时间的使用,化学农药在后续的防治中抗性逐渐增加,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筛选发现对粘虫活性较高、对环境友好的防治药剂,对粘虫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期研究基础,本研究以粘虫为供试昆虫,以苦参碱、藜芦碱和印楝素三种植物源杀虫剂为供试药剂,测定了三种植物源药剂对粘虫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及其对粘虫的田间药效。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以粘虫3龄幼虫为供试对象,测定了苦参碱、藜芦碱和印楝素等三种常用植物源杀虫剂的室内毒力效果。结果表明,供试3种杀虫剂中苦参碱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32.845 mg/L;印楝素次之,其LC50值为48.254mg/L;藜芦碱毒力较低,LC50值为126.015 mg/L。2、在室内毒力测定的基础上,对2%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和1%印楝素微乳剂等3种药剂对玉米粘虫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结果表明:1%印楝素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2%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相比可以发现,在田间实际用药中1%印楝素和2%苦参碱的防治效果与室内生测结果的表现略有差异。综上所述,对比2%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和1%印楝素微乳剂三种植物源杀虫剂的试验结果可知,1%印楝素微乳剂在实际应用中防效最佳,因此以本次试验为依据,在以后的粘虫防治中推荐以1%印楝素微乳剂作为粘虫的防治药剂。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考虑添加合适的增效剂、渗透剂、稳定剂等助剂来改善药剂的理化性质,从而进一步提高其防治效果。我们也可以通过筛选与3种植物源药剂的最佳复配方式来提高药效,并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发展。通过筛选出防效较好的增效组合后还可以根据不同药剂的理化性质,开发对粘虫具有更好防效的增效组合制剂。
其他文献
设计开发了基于力反馈的虚拟装配培训系统。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虚拟装配,引入了力反馈设备Phantom Premium 1.5,并提出了重力和碰撞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入物理引擎Havok,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科学主义心理学以唯科学主义为特征。这种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周围就存在着对它的威胁,其中最主要的来自于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和本土心理学运动。我国心理学界对解
陆德铭治疗乳腺癌及其术后经验撷萃阙华发上海中医学院九二级博士生(上海200032)陆德铭教授,从治外科疾病,经验颇丰,尤擅治乳房疾病,对乳腺癌及其术后的治疗临症经验至为丰富,佳案层见迭出
近年来,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着眼于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营企业发挥着重要
报纸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机器人),作为海康威视的子公司,依托海康威视在图像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目前已发展成为面向全球的移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前列腺术后患者提肛肌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12月收治的80例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以品管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180例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泌尿外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急性小脑梗死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但随后病情可能恶化并威胁生命。早期明确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及时的外科干预对抢救患者有重要意义。 Early clinic
由于后腹腔位置较深,脏器毗邻关系复杂,是泌尿外科临床解剖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应用3DsMax多边形建模方法进行后腹腔肾脏局部解剖重建,并通过创建摄影机视图模拟不同途径的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