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实验拟通过体外筛选模型,观察十种黄酮及类黄酮中药单体成分对糖尿病致病机制中四条通路的影响,观察中药单体成分对四条通路的多靶点抑制作用,发挥中药多靶点,综合治疗的优势,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方法:蛋白激酶活性(PKC)测定:首先通过超高速离心的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出半纯化的蛋白激酶C。将反应体系(底物肽,PKC反应液,PKC激活液)加入37℃温育箱中反应2min。加入中药单体与蛋白激酶C粗酶37℃温育30min,95℃水育10min终止反应。将样品与1μl80%甘油混合,0.8%琼脂糖凝胶电泳(100V,15分钟)。UV灯下可见清晰条带,切胶,在570nm读取吸收率,空白组为液体琼脂糖。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制备10%的脑组织匀浆。先将中药单体与匀浆放入37℃温育1h,按照试剂盒说明加样,将样品用漩涡混匀器混匀,试管口用保险膜扎紧,95℃水浴80分钟,取出后流水冷却,然后3500-4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1ml,532nm处,1cm光径,蒸馏水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值。高级糖化终产物(AGEs)的测定:在葡萄糖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中药单体及氨基胍盐酸盐,溶解于PBS中,定容至10ml,同时设GLU+BSA,0.22μm滤膜过滤除菌。放入37℃培养箱中温育。分别于温育第0、7、14、28d测定荧光值,每组每次从温育管中取出1ml测定。以激发波长370nm,发射波长440nm,测定荧光值。
醛糖还原酶(AR)测定:肾脏AR活性检测采用Das等的方法,取大鼠肾脏皮质,制备匀浆,通过盐析和透析,提出AR粗酶.利用DL-甘油醛与还原型辅酶Ⅱ(NADPH)的反应体系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值,并计算抑制率。
研究结果:1.黄芩甙,水飞蓟宾和灯盏花素孔荧光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孔,PKC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Br,Bap<0.01,Sip<0.05)。
2.黄芩甙,水飞蓟宾,灯盏花素,虎杖甙,黄芩素,槲皮素具有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槲皮素,水飞蓟宾,黄芩甙的抑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维生素C(VitC)。(QEp<0.01;Si,Bap<0.05)。
3.黄芩甙,水飞蓟宾,灯盏花素,大黄素,葛根素单位时间变化速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具有明显的预防AGEs形成的作用。其中葛根素,水飞蓟宾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氨基胍(AG)。
4.灯盏花素,黄芩甙和葛根素对大鼠肾脏皮质中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依帕司他(AP)接近,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研究结论:1.黄芩甙和灯盏花素对醛糖还原酶,蛋白激酶C,高级糖化终产物及丙二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提示此两种黄酮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上述四条通路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以用于详细的开发研究。
2.水飞蓟宾对蛋白激酶C,高级糖化终产物及丙二醛均有抑制作用。提示其可能有较好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3.葛根素对高级糖化终产物,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