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外用生肌法是中医外治法独特理论之一,中医古籍中隐含了大量关于溃疡辨证施治的内容,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外科古籍中外用生肌类散剂的用药及组方特点分析,总结外用生肌类散剂治疗溃疡的用药规律,以期从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以指导临床。2、根据压疮创面特点,从中药外用以及传统剂型在促进创面自我修复的优势出发,将中药外用制剂海贝散应用于压疮创面,评价其治疗创面和促进愈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形成可在临床安全使用并适于推广的简便效廉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根据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中医类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为检索途径,其中以"临证各科-外伤科"为检索范围,以"生肌""收口" "长肉""生肉""生新""敛疮""敛口" "补肌""补肉"等为检索关键词,对于检索到的方剂从文献出处、年代、作者、方名、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面记录。以第七版《中药学》教材为标准,将从古籍中检索到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整理。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高频药物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2、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64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清创后分别予海贝散涂撒创面和藻酸盐敷料覆盖创面,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观察两组创面疼痛程度、创面色泽、新生肉芽组织、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和总体有效率等指标并做以记录,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外用生肌类散剂127首,共154味中药,对其进行高频药物统计,最常见的药物为乳香、轻粉、冰片、血竭、龙骨、没药、铅丹、儿茶、海螵蛸、石膏,最常用的外治药物是活血化瘀药,药物来源最多的是矿物类药,药物性味多寒、温、平,味多辛、甘、苦,归经多为心经、肝经、胃经。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最常用药物组合,前3位药对组合依次为:"乳香—没药"、"乳香-血竭"、"没药—血竭",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新的药群,其组成与外用药治疗溃疡的作用机制相吻合。2、海贝散外用治疗压疮创面,可明显减缓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创面色泽、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提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