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和氩激光对兔视网膜损伤和修复的组织学改变,观察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光凝对兔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的影响。内容与方法:1)以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参数建立兔视网膜激光损伤模型。2)用眼底照相、眼底荧光造影、视网膜组织光镜和电镜切片观察分析光凝后视网膜损伤和修复情况。3)运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技术观察感光细胞凋亡,对视网膜损伤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24h和4周微脉冲半导体激光阈下光斑不可见,未见荧光素渗漏;而氩激光光凝、810nm连续波阈值光凝可见淡灰白色Ⅰ级光斑,激光后24h和4周眼底荧光造影可见荧光素渗漏;2)光镜观察:H.E染色微脉冲阈下光斑、氩激光光斑视网膜损伤轻微,4周后完全恢复。阈值光斑视网膜内层受累,外颗粒层细胞减少,4周后光感受器细胞层变薄;3)电镜观察:微脉冲光斑外节段排列轻微紊乱,外颗粒层变化不明显,4周后接近正常。氩激光光斑外节膜盘排列稍稀疏,神经节细胞轻微肿胀,外核层细胞异染色质增多,4周后色素增殖,胶原增生。阈值光斑视网膜损伤明显,外核层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内、外核层均出现少量核固缩和胞浆空泡化,4周后光感受器细胞层变薄,纤维组织增厚;4)TUNEL染色观察:微脉冲阈下光凝处外颗粒层散在阳性细胞,内颗粒层未见阳性细胞,氩激光光凝处外颗粒层可见较多阳性细胞,内颗粒层偶见阳性细胞,阈值光凝处内外颗粒层、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核大部分呈阳性;5)感光细胞凋亡率:激光光凝后24h,各激光组感光细胞凋亡率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脉冲光凝组较氩激光组感光细胞凋亡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从视网膜损伤和修复观察,在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参数下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对视网膜内层的损伤较氩激光更轻微,微脉冲激光光凝不会损伤视网膜内层;2)感光细胞的凋亡是激光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光凝兔视网膜存在感光细胞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