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和生活信息化,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已成为人类生活各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其价值日益凸现。而且,英语是我国外语课程的主要语种,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2005年9月,全国开始全面实施初中英语新课程,但在大面积推广及全面实施过程中喜忧参半。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性英语课程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影响因素,初中英语新课程在农村地区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重庆市是我国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差距大。由于诸多影响因素致使重庆市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面临种种困难。基于此,本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农村中学甲、乙和丙校为复合个案,采用个案调查研究(Case Study)方式,通过问卷、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等具体方法,深入调查和剖析个案学校初中英语新课程本身、校长、英语教师、学生、英语课堂教学和支持环境等因素对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调查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个案选择、调查工具和调查抽样、调查过程和调查中的伦理道德等内容。第三部分为个案学校英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结果。本文从英语教师、校长、学生、英语课堂教学和支持环境等方面调查了个案学校英语实施的现状。第四部分剖析了促进和阻碍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的促进因素是:英语新课程实施主体对英语新课程的逐渐认同;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及家长的大力支持。其阻碍因素是:初中英语新课程本身的阻碍;农村中学校长在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冲突;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现状与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差距甚远;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支持环境缺乏有效整合优化。第五部分对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水平提出了建议。即:在课程实践中促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校长的课程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学校英语学习氛围的主动建构;挖掘人才资源的潜能,弥补条件性英语课程资源不足;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其有效衔接;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保证经费的投入,为农村英语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