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环保等优点的能量存储设备,目前石墨已经被推广为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尽管其循环稳定性能优异,但其理论比容量只有372 m Ah g-1,无法满足电动车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由于氧化亚硅(Si Ox,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环保等优点的能量存储设备,目前石墨已经被推广为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尽管其循环稳定性能优异,但其理论比容量只有372 m Ah g-1,无法满足电动车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由于氧化亚硅(Si Ox,0<x<2)材料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2100 m Ah g-1)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而备受重视。但是氧化亚硅作为负极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会产生200%的体积膨胀效应,并且氧化亚硅材料的导电性很差,近乎于绝缘体。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对原料氧化亚硅进行球磨处理以得到亚微米级别的氧化亚硅颗粒。球磨后的氧化亚硅颗粒在HF和Ag NO3的混合溶液中反应,通过探究得到最佳的HF和Ag NO3的浓度分别为2 M和10 m M,反应时间为5 min以制备得到Ag纳米颗粒均匀附着在Si Ox颗粒表面上的Si Ox/Ag复合材料。再采用高温热解碳源的方法对Si Ox/Ag复合材料进行碳包覆工艺以期制备得到结构为Si Ox/Ag/C的复合材料。Ag纳米颗粒提供了良好的导电网络,构建的碳包覆层在增强电导率的同时缓解了体积膨胀,故此Si Ox/Ag/C复合材料展现出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表现在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测试中,制备得到的Si Ox/Ag/C复合颗粒在电流密度为0.5 C(1C=2.1 A g-1)下循环15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102.7 m Ah g-1,比Si Ox/C颗粒的放电比容量高出了345.1 m Ah g-1;当电流密度为2 C时,Si Ox/Ag/C颗粒的放电比容量为946.7 m Ah g-1,在同电流密度下比Si Ox颗粒高403.2 m Ah g-1,同时在回到0.1 C时,也展现了快速的容量恢复能力。(2)球磨后的氧化亚硅颗粒通过自选择性无电沉积法进行Cu沉积,探索得到最优的浓度为2 M HF和15 m M Cu SO4·5H2O,反应时间为5 min来制备Cu纳米颗粒均匀粘附在氧化亚硅颗粒表面的Si Ox/Cu复合颗粒。优化合金化工艺的参数得到最佳烧结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0℃和90 s,合金化处理后得到结构为Si Ox/Cu3Si/Cu的复合颗粒。由于Cu纳米粒子提供了额外的电子运输通道,形成的Cu3Si合金能保持结构的稳定,使得合成的Si Ox/Cu3Si/Cu复合颗粒展现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测试可得到,在电流密度为0.5 C下循环150圈后,Si Ox/Cu3Si/Cu电极的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091.9 m Ah g-1,比Si Ox颗粒高出了439.2 m Ah g-1;在2 C的电流密度下Si Ox/Cu3Si/Cu颗粒的放电比容量为872.4 m Ah g-1,比Si Ox颗粒高361.2 m Ah g-1。(3)这两部分的工作表明,Ag颗粒和Cu颗粒改善了Si Ox颗粒的导电性,结合循环前后极片的SEM形貌来看,可证明碳包覆层和形成的Cu3Si合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Si Ox颗粒的体积膨胀效应,进一步展示了制备的Si Ox/Ag/C和Si Ox/Cu3Si/Cu复合颗粒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机太阳电池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单节二元有机太阳电池的最高效率已经达到18%。因其具有质量轻、成本低、可溶液加工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要实现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效率与稳定性是关键。通过合成新的给受体分子、优化器件结构以及调控活性层薄膜形貌等,都能有效提高电池性能。其中,溶剂添加剂是最常用的提高电池效率的手段,不过关于溶剂添加剂优化活性层薄膜形貌以及电池性能的内在机理,仍缺
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近年来电动汽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动力电池组作为纯电动汽车唯一的能源供给方,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在使用中的安全和性能表现。当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组,而锂电池性能受温度影响极大,当锂电池温度过高时,锂电池的电解液传送速度和电极的反应速率将加快,从而破坏锂电池内部正常的化学反应平衡,产生一些不利的副反应。尤其当锂电池的温度超过45℃
有机太阳电池(OSC)是一种通过有效地将光能有效转换为电能的既定方法和可选方法。基于溶液处理的有机光伏(OPV)由于许多明显的优势而在科学界引起关注,例如重量轻、转移方便、柔性穿戴、半透明、彩色模块以及可快速的卷对卷制造。迄今为止,OPV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已超过18%。在二元体系中加入第三组分制备三元有机太阳电池是一种提高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效方式,但大多数三元有机太阳电池是通过简单地将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制备成本低、质量轻、易于制作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开发优秀的活性层材料,进一步提高光电转化效率是该领域的研究焦点。吡咯并吡咯二酮(dicyanomethylidene,DPP)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宽的吸收范围、可调节的前沿轨道能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是一种优秀的半导体材料。本研究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结构单元,构筑了一系列新型的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并对其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
幼儿时期的阅读习惯培养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童年时光,同时也可以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绘本阅读作为当下幼儿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既可以增强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幼儿的情感表达、习惯养成也具有积极影响。所以,幼儿阶段如何有效利用绘本阅读来增强幼儿阅读兴趣是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解决的教育问题。
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是人类当前发展面临的两大困境,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是解决当前困境的关键之一。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在众多动力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质量轻、无污染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但锂电池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受温度影响很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锂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减少、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保证锂离子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安全高效地工作,锂电池热管
可再生能源作为化石燃料替代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加速了有机太阳能电池(OSC)的出现。在这个便携式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时代,有机太阳能电池尤其表现出质量轻、半透明、机械柔性和低成本的可加工制造等优势。近十年来,随着高效共轭活性层材料,器件结构以及界面缓冲层材料的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并且光电转换效率(PCE)突破了18%。尽管性能有了令人惊喜的增长,甚至超过了基准效率15%的商业化门槛,但是仍然有
偏航刹车装置作为偏航系统的主要执行机构,其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风电机组在极端气候和频繁的偏航下,偏航刹车装置容易造成强度破坏以及疲劳破坏。为此,开展对偏航刹车装置的强度分析以及疲劳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讨论了风电偏航系统以及制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给出了偏航刹车装置的安装方式以及安装位置,结合风电机组的实际运行状态,分析偏航系统的传力特性以及刹车
作为第三代太阳电池中的翘楚,有机太阳电池和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由于其简易的湿法加工、低廉的加工成本以及兼容柔性可穿戴设备应用的特点,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密切关注。然而,实验室常使用的旋涂制备工艺,对于新型太阳电池走向商业应用的大面积化印刷制备过程却是不兼容的。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太阳电池在小面积旋涂与大面积印刷过程中光敏层的结晶行为的差异性造成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太阳电池印刷过程的结晶行为与光电性能之间的构
电动汽车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充电负荷将可能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预测研究,而电动汽车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导致其充电负荷发生显著变化。而且当一定规模的电动汽车在电网原始负荷高峰开始充电时,系统负荷曲线会出现“峰上加峰”的情况,对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一种考虑环境温度影响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