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自然史:回顾性研究和系统meta分析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ophe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由于选择性偏差、小样本和或者缺少一致性发现的原因,先前对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没有使用放疗和药物治疗)自然病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单中心的临床经验到多中心的meta分析来分析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的自然病史。   方法:通过对22例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的肿瘤残留体积的系统测量,计算肿瘤的月增长率和肿瘤倍增时间,并分析肿瘤倍增时间与年龄、性别、残余体积大小、海绵窦侵袭等因素的相关性。收集1991-2010年有关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没有经过放疗和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计算肿瘤的复发率、5、10年肿瘤无生长的生存概率,以及残余肿瘤的倍增时间。   结果:通过0.58~7年(平均3.75年)的随访,19例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残余肿瘤体积有增长,3例没有变化。在19例肿瘤体积有增长的病例中,肿瘤的倍增时间平均为668±113天,并且肿瘤的倍增时间与性别、术后残留初次体积大小、海绵窦侵袭没有显著相关性。   有26篇文献包括1401例符合入选的标准。总的复发率为31%(95%CI:24~38%)。这些pNFPAs分为两大类:Ⅰ类为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无残余(354例),其肿瘤复发率为13%(95%CI:7~20%),5、10年肿瘤无生长的生存概率分别为97%(95%CI:88~100%)和94%(95%CI:82~99%);Ⅱ类为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有残余(524例),其肿瘤复发率为48%(95%CI:36~60%),5、10年肿瘤无生长的生存概率分别为56%(95%CI:38~73%)和36%(95%CI:15~61%)。残余肿瘤的倍增时间为3.0年(95%CI:1.8~4.4年)。   结论: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根据是否存在残余肿瘤,需要个体化治疗和分层次地采取影像学和内分泌的随访策略。根据肿瘤的倍增时间,表明术后残余肿瘤生长缓慢,提供较大范围的安全的随访时间。
其他文献
《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诺亚领着他的后代乘着方舟来到一个地方。居住在这块平原上,他的子孙打算造一座通天庭的通天塔以扬名显威。上帝知道后深为不悦,他没有直接阻止他们造塔,而是搅乱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彼此语言不通,结果由于缺乏共同语言,无法协作配合,通天塔始终未能建成。这一故事充分道出了语言在人们交际中的重要功能。  职场中的人们经常遇到两类沟通:一是组织沟通,一是人际沟通。所谓组织沟
目的:1.建立一种更加优越的犬空肠造瘘模型,为迸一步深入研究肠内营养提供一种更安全、方便可行的管饲途径;2.利用该模型初步研究L-色氨酸经空肠输注后在外周血中的代谢特点,以及验
目的:   探讨口服胃窗超声造影联合静脉超声造影(超声双重造影,doublecontrast-enhancedultrasonography,DCUS)在进展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IN)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CM)细胞系OCM-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吲哚美辛在眼科领域的抗肿瘤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OCM-1细胞
目的:小儿急性风湿热(Acute Rheumatic Fever,ARF)及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自20世纪50年代青霉素广泛使用(Penicillin,PG)后,发病率逐年下降。但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