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实际汇率与中国的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拓展模型效应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613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汇率从来都是被理论、实务两个领域密切关注的话题。而现实中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也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的。而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H-B-S)假说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汇率理论之一。根据H-B-S效应理论当一国的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时,该国货币的实际汇率也会同时伴随着升值的情况出现。该理论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许多学者的关注,并对多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在H-B-S模型当中一个重要的传导环节就是假设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之间的传导在两部门之间是畅通的。但是实际情况通常并不是如此。通过理论推导可以得到假设两部门工资水平不等时的H-B-S拓展模型,该模型更符合一般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为了验证该拓展模型的解释力,文章选取了1978-2012年国内外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H-B-S效应在中国是显著存在的,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但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其解释力受到了限制。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开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题之一。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为了配合实体经济的发展,必然同样需要开放。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走
<正> 魏晋之际,活跃着一个著名的文人集团,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当时,政治上正面临着王朝更迭的风暴。"七贤"的政治倾向亲魏
区域间不平衡的经济现状,从而可能会削弱政策的效果和阻碍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步一步在缩小,可是,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却存在着进
民营经济发展一直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入手,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和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
多年来,由于数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过多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必然带来学生消极与被动,机械的学习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说题训练,与思维训练息息相关。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路的拓展,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本文从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思维等方面,结合说题训练,阐述了说
<正>一、引言 金属硅化物-硅接触是一种新的半导体技术,属于金属-半导体界面合金化的新内容,它代表着金属-半导体接触发展的新动向。 在当前的硅工艺中,国内普遍采用Al、Au
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途径通常有:通过对教材"再创造"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数学开放题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社会实践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开展
经济发展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和科技的进步。同样,高等教育只有为经济发展服务,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