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房价高居不下、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房价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受到政府极大重视。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产税也成为了调控手段之一。2011年1月,上海、重庆两市成为我国首批房产税试点城市,分别出台细则对个人住房进行征税。如今,房产税试点已有五年,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有助于今后房产税的改革与推广,为制定更合理、完善的房产税制提供理论依据。政策的实施在于改善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福利,因此本文选取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居民消费的角度对重庆房产税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房产税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居民因房价高企而面临的储蓄压力,是否能够提高居民福利。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重庆房产税实施现状、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房产税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本文先将重庆、上海与全国实施的房产税细则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地方税收收入、房地产行业两个方面阐述重庆试点的现状,为下文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提供现实基础;其次,从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重庆现状,分析重庆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再次,利用合成控制法,通过对其他城市赋予权重的方式来构造一个“反事实”对照组,模拟重庆市未实行房产税前的居民消费情况,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得到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后,对前文的分析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到的结论是:重庆房产税征税范围主要为高档住宅的税制设计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使得购房者需求从高档住宅向普通住宅转移,高档住宅需求降低的同时普通住宅需求上升、价格上涨。房价上涨增加了一部分居民的财富,对更多居民来说也导致了购房与租房成本的上升,使他们被迫降低自己日常消费支出,将更多收入用于购房或租房的储蓄中。因而从整体居民的角度分析,房产税实施之后,重庆市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反而更低。因此,重庆房产税差别化的税制设计,对房地产市场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并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