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淋巴结转移率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确定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2.评价淋巴结转移率对各pN分期的胃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整理2009.1-2017.12延安医疗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建立胃癌数据库,主要通过移动电话进行定期随访,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部分危险因素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分界点,对所有数据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进行分层分析,将研究数据按pN分期进行分层,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在不同pN分期下淋巴结转移率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ROC曲线图显示发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最大径的分界点分别为60岁、160分钟、245ml、4cm;淋巴结转移率的分界点为0、1-20%、21%-100%;2.应用Kaplan-Meier方法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性别及白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发病年龄、肿瘤部位、检出淋巴结个数、术中出血量、肿瘤最大径、手术时间、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方式、分化程度、阳性淋巴结个数、pT分期、pN分期及生化检查中血小板计数、HB、CEA含量、CA19-9含量及CA72-4含量的单因素分析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PT分期、检出淋巴结个数、年龄、CEA含量、手术术式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4.分层分析显示pN1期及pN2期中淋巴结转移率不同分期的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术式、CEA、浸润深度(pT分期)、阳性淋巴结转移个数(p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MLR)、淋巴结检出个数。2.淋巴结转移率MLR对pN1期及pN2期病人的预后有评估意义(P<0.05)。
其他文献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两种具有争议性的观点:发展性激励和奖惩性激励。从国家上来看,以英国为代表的注重发展性激励;以美国代表的注重奖惩性激励。两种激励模式各有优缺点。
随着当今世界私家车保有量激增,交通拥堵问题成为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难题。有限的道路资源和无限的汽车数量的膨胀,已经无法利用传统的修路架桥的思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而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全球第九大常见癌症,也是世界上第六大癌症相关性死亡原因。食管鳞癌约占食管癌总发病率的90%,中国约占全球食管癌总发病率的50%。既往研究证实吸烟与饮酒
建立侧支孔射流水力学物理模型,使用PIV测速仪测量了多组流量条件下侧支孔射流无槛工况和设槛工况孔前垂向中轴面的流速分布,通过划分流场结构和提取流场断面等方法,归纳和总
行政审批局是我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此项改革不仅涉及机构调整,更有助于政府职能从“审批式监管”向“监管式服务”转变。行政审批局作为新生事物,不仅引起了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更加成为学术界的讨论热点。因此本文以行政审批局为研究对象,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选取了浙江省行政审批局改革试点中综合性最强、涉及划转事项最多的一处试点——天台县行政审批局,并通过深入访谈、问卷调查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最常见的先天畸形,约占出生活产男婴的0.8%~8.2%,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我科自2006年~2012年共做镶嵌式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54例,针对患儿年龄小,不易沟通和手术部位接近肛门易于感染的特殊性制定了一套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方案。通过改进护理方法,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手术成功率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4例患者,年龄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