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合并血脂水平异常患者的血压、血脂、一般情况、危险因素、BMI指数、体质等情况,探究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各项指标与体质的关联性。为通过体质辨识进行的“同病异治”,从而干预本病发生发展,提供临床依据,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为有效全面的中医治未病提供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22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通过调查问卷、基本理化检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血压(SBP、DBP)、个人史、家族史)、生化检查(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身体质量指数(BMI),并通过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辨识法进行体质分类,将上述各项指标记录分析。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上述指标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关联性。研究结果:1全样本223例患者,男性114例(51%),女性109例(49%),男女比例在1.04:1;年龄分布于26-67岁之间,平均年龄48.13±7.96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在基于性别的各个年龄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0.05);男女患者的吸烟史、饮酒史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全样本223例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共发现52类体质,单一体质中,痰湿质为22例(9.87%),湿热质为19例(8.52%),气郁质为17例(7.62%),混合体质中,痰湿质合湿热质数量为32例(14.35%),气虚合痰湿质的数量为22例(9.87%),气虚合气郁质的数量为16例(7.17%),此六种体质占比最高,为本次主要研究的体质类别。3主要六种体质与性别、年龄段的研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趋向于以痰湿质合湿热质、气虚质合痰湿质,女性则趋向于气郁质、气虚质合气郁质。根据年龄段研究,单一体质更趋向于40-49岁的中年人群,而混合体质种,痰湿质合湿热质更趋向于50-59岁的中老年人,气虚质合痰湿质,更趋向于40-49岁的中年人。单一体质的20-39岁年轻人占比为27.59%,40-69岁的中老年占比72.41%;而混合体质的年轻人人群占比为4.29%,中老年人群则占比95.71%。4主要六种体质与BMI关系的研究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质合湿热质平均BMI最高为28.47±3.07kg/m2,气郁质的平均BMI最低为22.74±1.67kg/m2,整体平均体型由胖到瘦分别为痰湿合湿热质>气虚合痰湿质>湿热质>痰湿质>气虚合气郁质>气郁质。痰湿质及其混合体质1度、2度肥胖数量最多,气郁质及其混合体质正常BMI的数量最多。5主要六种体质与吸烟史、饮酒史、家族遗传史的研究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和湿热质患者饮酒史和家族遗传史数量相当,两种因素都比吸烟史高;气郁质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的占比很高(76.47%);痰湿质合湿热质患者三种危险因素占比都很高,三项均超过了70%;气虚质合痰湿质患者三项中占比最多的是家族遗传史(77.27%);气虚质合气郁质很少有吸烟饮酒史,但家族遗传史占比相当高(93.75%)。整体来看,混合体质(尤其是痰湿质合湿热质、气虚质合痰湿质)相较于单一体质其危险因素占比明显要高。6全样本223例患者的体质与血压的研究中,SBP和DBP均为非正态分布,单纯SBP高血压患者的102例,占比45.73%;单纯DBP高血压患者的8例,占比3.59%;SBP和DBP均升高的113例,占比50.67%。痰湿质和湿热质患者的SBP平均值最高,气郁质患者的SBP平均值最低;湿热质患者的DBP平均值最高,气郁质患者的DBP平均值最低。而从单一体质与混合体质来看,混合体质普遍高于单一体质的SBP平均值。7全样本223例患者的体质与血压分级的研究,1级高血压(轻度)为103例,占比46.19%,2级高血压(中度)为106例,占比47.53%,3级高血压(重度)为14例,占比6.28%。主要研究的六种体质与血压分级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气郁质、气虚质合气郁质两类体质1级高血压人数最多;气虚质合痰湿质1级与2级高血压人数相当;痰湿质、湿热质、痰湿质合湿热质三类体质2级高血压人数最多。8全样本223例患者的体质与血脂四项的研究中,血脂四项水平均为非正态分布。单纯TC异常28例,单纯TG异常50例;单纯LDL-C异常11例;单纯HDL-C异常7例,TC合并TG异常39例,TC合并LDL-C异常3例,TC合并HDL-C异常6例,TG合并LDL-C异常2例,TG合并HDL-C异常3例,LDL-C合并HDL-C异常3例,TC、TG合并LDL-C异常8例,TC、TG合并HDL-C异常1例,TC、LDL-C异常合并HDL-C异常0例,TG、LDL-C合并HDL-C异常7例,四项指标均异常55例。主要研究的六种体质与血脂异常项目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质、气虚质合气郁质主要以TG异常为主;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合痰湿质、痰湿质合湿热质主要以混合型血脂异常为主,尤其是痰湿质合湿热质其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比例非常高为71.88%。9经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胖瘦、家族史对于三类单一体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的趋向性,:痰湿质与湿热质多偏向于男性,气郁质非常趋向于女性;年龄无显著偏向性;痰湿质与湿热质均偏向于有饮酒史的患者,而湿热质饮酒的趋向性最大;吸烟的趋向性不明显;气郁质趋向于正常体型的患者,湿热质趋向于超重患者;气郁质有明显的家族史倾向性。研究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其各年龄段分布与性别无关;患者体质与年龄、性别、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家族遗传史等危险因素有关。2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主要以此六类体质为主: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合湿热质、气虚质合痰湿质、气虚质合气郁质,该六类体质人群应更加注重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及调控。3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男性以痰湿质及其混合体质为主,女性以气郁质及其混合体质为主。体质的单一性与混合性和年龄段有关,年轻人趋向于单一体质,中老年人趋向于混合复杂体质。4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大多数为超重和肥胖患者,BMI数值最高的分别是痰湿质合湿热质、痰湿质、湿热质,而气郁质患者BMI指数最低。5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整体多为1级和2级高血压。气郁质、气虚质合气郁质两类体质主要为1级高血压,气虚质合痰湿质1、2级高血压数量相当,痰湿质、湿热质、湿热质合痰湿质主要为2级高血压。6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整体血脂四项异常主要以TG、TC、LDL-C异常为主。气郁质、气虚质合气郁质主要以TG异常为主;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合痰湿质主要以混合型血脂异常为主,痰湿质合湿热质几乎都是混合型血脂异常。男性更趋向于痰湿质及其混合体质,女性则更趋向于气郁质及其混合体质。7年龄对于体质无显著偏向性;体质有明显的性别偏向,BMI对于体质也有明显偏向性;吸烟史的偏向性不明显;饮酒史对于痰湿质和湿热质有偏向性;家族史对于气郁患者有明显偏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