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探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11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合并血脂水平异常患者的血压、血脂、一般情况、危险因素、BMI指数、体质等情况,探究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各项指标与体质的关联性。为通过体质辨识进行的“同病异治”,从而干预本病发生发展,提供临床依据,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为有效全面的中医治未病提供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22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通过调查问卷、基本理化检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血压(SBP、DBP)、个人史、家族史)、生化检查(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身体质量指数(BMI),并通过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辨识法进行体质分类,将上述各项指标记录分析。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上述指标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关联性。研究结果:1全样本223例患者,男性114例(51%),女性109例(49%),男女比例在1.04:1;年龄分布于26-67岁之间,平均年龄48.13±7.96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在基于性别的各个年龄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0.05);男女患者的吸烟史、饮酒史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全样本223例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共发现52类体质,单一体质中,痰湿质为22例(9.87%),湿热质为19例(8.52%),气郁质为17例(7.62%),混合体质中,痰湿质合湿热质数量为32例(14.35%),气虚合痰湿质的数量为22例(9.87%),气虚合气郁质的数量为16例(7.17%),此六种体质占比最高,为本次主要研究的体质类别。3主要六种体质与性别、年龄段的研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趋向于以痰湿质合湿热质、气虚质合痰湿质,女性则趋向于气郁质、气虚质合气郁质。根据年龄段研究,单一体质更趋向于40-49岁的中年人群,而混合体质种,痰湿质合湿热质更趋向于50-59岁的中老年人,气虚质合痰湿质,更趋向于40-49岁的中年人。单一体质的20-39岁年轻人占比为27.59%,40-69岁的中老年占比72.41%;而混合体质的年轻人人群占比为4.29%,中老年人群则占比95.71%。4主要六种体质与BMI关系的研究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质合湿热质平均BMI最高为28.47±3.07kg/m2,气郁质的平均BMI最低为22.74±1.67kg/m2,整体平均体型由胖到瘦分别为痰湿合湿热质>气虚合痰湿质>湿热质>痰湿质>气虚合气郁质>气郁质。痰湿质及其混合体质1度、2度肥胖数量最多,气郁质及其混合体质正常BMI的数量最多。5主要六种体质与吸烟史、饮酒史、家族遗传史的研究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和湿热质患者饮酒史和家族遗传史数量相当,两种因素都比吸烟史高;气郁质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的占比很高(76.47%);痰湿质合湿热质患者三种危险因素占比都很高,三项均超过了70%;气虚质合痰湿质患者三项中占比最多的是家族遗传史(77.27%);气虚质合气郁质很少有吸烟饮酒史,但家族遗传史占比相当高(93.75%)。整体来看,混合体质(尤其是痰湿质合湿热质、气虚质合痰湿质)相较于单一体质其危险因素占比明显要高。6全样本223例患者的体质与血压的研究中,SBP和DBP均为非正态分布,单纯SBP高血压患者的102例,占比45.73%;单纯DBP高血压患者的8例,占比3.59%;SBP和DBP均升高的113例,占比50.67%。痰湿质和湿热质患者的SBP平均值最高,气郁质患者的SBP平均值最低;湿热质患者的DBP平均值最高,气郁质患者的DBP平均值最低。而从单一体质与混合体质来看,混合体质普遍高于单一体质的SBP平均值。7全样本223例患者的体质与血压分级的研究,1级高血压(轻度)为103例,占比46.19%,2级高血压(中度)为106例,占比47.53%,3级高血压(重度)为14例,占比6.28%。主要研究的六种体质与血压分级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气郁质、气虚质合气郁质两类体质1级高血压人数最多;气虚质合痰湿质1级与2级高血压人数相当;痰湿质、湿热质、痰湿质合湿热质三类体质2级高血压人数最多。8全样本223例患者的体质与血脂四项的研究中,血脂四项水平均为非正态分布。单纯TC异常28例,单纯TG异常50例;单纯LDL-C异常11例;单纯HDL-C异常7例,TC合并TG异常39例,TC合并LDL-C异常3例,TC合并HDL-C异常6例,TG合并LDL-C异常2例,TG合并HDL-C异常3例,LDL-C合并HDL-C异常3例,TC、TG合并LDL-C异常8例,TC、TG合并HDL-C异常1例,TC、LDL-C异常合并HDL-C异常0例,TG、LDL-C合并HDL-C异常7例,四项指标均异常55例。主要研究的六种体质与血脂异常项目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质、气虚质合气郁质主要以TG异常为主;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合痰湿质、痰湿质合湿热质主要以混合型血脂异常为主,尤其是痰湿质合湿热质其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比例非常高为71.88%。9经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胖瘦、家族史对于三类单一体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的趋向性,:痰湿质与湿热质多偏向于男性,气郁质非常趋向于女性;年龄无显著偏向性;痰湿质与湿热质均偏向于有饮酒史的患者,而湿热质饮酒的趋向性最大;吸烟的趋向性不明显;气郁质趋向于正常体型的患者,湿热质趋向于超重患者;气郁质有明显的家族史倾向性。研究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其各年龄段分布与性别无关;患者体质与年龄、性别、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家族遗传史等危险因素有关。2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主要以此六类体质为主: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合湿热质、气虚质合痰湿质、气虚质合气郁质,该六类体质人群应更加注重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及调控。3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男性以痰湿质及其混合体质为主,女性以气郁质及其混合体质为主。体质的单一性与混合性和年龄段有关,年轻人趋向于单一体质,中老年人趋向于混合复杂体质。4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大多数为超重和肥胖患者,BMI数值最高的分别是痰湿质合湿热质、痰湿质、湿热质,而气郁质患者BMI指数最低。5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整体多为1级和2级高血压。气郁质、气虚质合气郁质两类体质主要为1级高血压,气虚质合痰湿质1、2级高血压数量相当,痰湿质、湿热质、湿热质合痰湿质主要为2级高血压。6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整体血脂四项异常主要以TG、TC、LDL-C异常为主。气郁质、气虚质合气郁质主要以TG异常为主;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合痰湿质主要以混合型血脂异常为主,痰湿质合湿热质几乎都是混合型血脂异常。男性更趋向于痰湿质及其混合体质,女性则更趋向于气郁质及其混合体质。7年龄对于体质无显著偏向性;体质有明显的性别偏向,BMI对于体质也有明显偏向性;吸烟史的偏向性不明显;饮酒史对于痰湿质和湿热质有偏向性;家族史对于气郁患者有明显偏向性。
其他文献
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以眩晕为主要特点,还可出现头痛、颈肩痛等症状。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增大,长期的伏案工作量增多,长时间面对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发病人群越发广泛。而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很大优势。本课题意在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刺治疗方法,应用常规针刺法与“调神止晕”针刺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选取2020年4月-2021年2月于天津
1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病危险因素及特征;而后探索临床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性证素与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临床诊疗做出一定贡献。2方法2.1研究一: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危险因素特征分析从2020.08-2021.01前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风湿科门诊及病房的流动人员中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未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普通人(对照组
目的:基于中医辨证体系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并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对SAP风险的早期辨识能力和卒中不良预后的预警能力。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基本信息特点、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及证候组合规律。2.采用前瞻性调查结合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共纳入194例发病72小时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
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龄对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并观察MHD患者透析龄、中医证型与各化验指标的关系,为中医临床通过辨证施治MHD患者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5日至2月28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纳排标准筛选,共收入136名MHD患者,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中医证候,记录患者性
目的通过观察麝香通心滴丸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热瘀阻证)患者的运动平板情况,冠心病心绞痛症状记分,疼痛的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服用量疗效情况,中医证候记分,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评价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热瘀阻证的有效性。方法本试验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观察,通过运动平板试验,冠心病心绞痛症状记分,疼痛的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硝酸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疏肝健脾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情况及其安全性。结合中医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际情况,探究中医药辨证治疗乳腺癌的优势与特色,为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方法,为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
研究目的基于名老中医验方射麻口服液制定《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规范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推动中成药临床应用规范化进程。研究思路及方法1.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文献研究电子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 Med、Cochrane、Embase、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始至2019年10
目的:对DFU感染多重耐药菌耐药性特点及感染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利于明确科室耐药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了解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现状,认识及预防DFU多重耐药菌感染,从而保护易感患者,制定相应院内感染预防策略和抗生素使用对策,为中西医防治DFU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一定指导价值。方法:本课题为回顾性的病历资料分析,选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
背景雷公藤,首次以“莽草”的名称出现在《神农本草经》,其有效成分提取制成的中成药雷公藤多苷片的免疫抑制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脏病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后都能有满意的疗效,然而目前研究大多是证明雷公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性,并没有对有效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有效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究竟有哪些特点尚未深入研究。目的通过比较所
目的1.通过文献研究,对中药治疗冠心病安全性的现状进行评价。2.通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益气中药治疗冠心病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3.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价益气中药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方法1.第一部分文献研究通过在国内医药期刊检索近年来中药治疗冠心病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及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文献,评价中药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程度。2.第二部分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根据Cochrane实践手册进行,纳入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