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34和Bcl--2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88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身体健康的第四大恶性肿瘤。传统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手术或放疗,但其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并发症多、复发率高、预后较差。为此,有学者提出可在术前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其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缩小局部病灶体积、改善宫旁浸润、减少手术并发症,为患者争取手术机会,避免放疗并发症。但新辅助化疗并非对所有宫颈癌患者均有疗效,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的患者使用可能反而会延误病情,因此需要探寻评估和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指标。
  目的:
  检测CD34和Bcl-2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变化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探究其在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病区住院治疗的67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符合标准的患者均予以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若第2个疗程结束后局部病灶体积显著缩小则行手术治疗;若局部病灶体积较前缩小不明显则行第3个疗程化疗;若病灶体积无明显变化甚至进展,则结束新辅助化疗,改用直接手术或同期放化疗等治疗方式。根据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CD34和Bcl-2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McNemar’s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对比新辅助化疗前、后两个指标的表达水平。
  结果:
  1.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FIGO临床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03,0.106和0.343);
  2.新辅助化疗有效组中70.83%的患者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CD34表达阳性,显著高于无效组(31.5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
  3.新辅助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化疗前Bcl-2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84);
  4.有效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CD34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58.33%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CD34的表达由阳性转为阴性,而无效组患者化疗前、后CD34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453)。
  5.有效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Bcl-2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39.58%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Bcl-2的表达由阳性转为阴性,另有29.17%的患者表达水平较前下降。而无效组患者化疗前、后Bcl-2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317)。
  结论:
  1.新辅助化疗前,有效组患者宫颈癌组织中CD34呈现高水平表达。新辅助化疗前CD34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指标。
  2.新辅助化疗前,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宫颈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Bcl-2在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应用价值有待商榷。
  3.有效的新辅助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CD34和Bcl-2表达水平下降。新辅助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CD34表达转阴、Bcl-2表达下降可能成为评价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检测指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背景和目的  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Antenatal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在近40余年来一直是34周之前有早产风险的孕妇的推荐用药,并在临床工作中被证实该治疗方案在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病率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对于34周之后的有早产风险的孕妇是否推荐使用产前糖皮质激素,目前国际上还未取得一致的观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关于晚期早产儿使用产前糖皮质激素的研究较少
期刊
学位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女性在妊娠期发生的糖耐量异常,对母婴健康均产生不良影响。我国GDM发生率高达17.5%[61]。目前GDM需要在妊娠24-28周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诊断。若能早一步在孕早期进行预测GDM,则可提前通过饮食、运动干预,降低GDM的发病风险,
背景:人参皂苷Rg3对生殖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Rg3调控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清楚。据报道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TP)可诱导雄性大鼠不育。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Rg3对TP诱导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瘤细胞(Murine Leydig Tumor Cellline-1,MLTC-1)毒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CCK-8、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MLTC-1细胞的增
研究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 CE)临床治疗对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不孕症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