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光动力治疗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ckolxsb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具有高复发率、易发转移、治疗预后差等特点,是目前临床治疗所面对的主要挑战。目前,手术、化疗和放疗是癌症临床治疗的三大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但对转移瘤却难以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理想的肿瘤治疗策略不仅能够高效、安全地根除原位肿瘤,而且还能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清除残留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本研究利用血红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为材料,采用分子间二硫键共价偶联的方法构建了包载光敏剂二氢卟吩e6的杂交蛋白纳米氧载体(C@HPOC)并用于自供氧光动力治疗。以鼠源三阴性乳腺癌为研究模型,分别评价了C@HPOC的体外和体内光动力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体外结果显示,在激光照射条件下,低剂量(含Ce6为1.0μg/mL)的C@HPOC通过在肿瘤细胞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不仅可以高效杀伤肿瘤细胞而且还能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增加免疫原性信号分子的释放,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体内结果表明,C@HPOC可实现光敏剂和氧气向肿瘤的靶向递送,改善肿瘤缺氧微环境,并在激光照射下,显著提升瘤内单线态氧的产生。此外,C@HPOC光动力治疗能增强肿瘤细胞表面钙网蛋白的暴露,刺激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进而增加肿瘤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活化的效应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的比例。C@HPOC光动力治疗不仅能有效消除原位肿瘤,还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系统的抗肿瘤免疫响应,对远端肿瘤和肺转移瘤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因此,本研究有望为晚期或转移性癌症治疗提供有效的免疫光动力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摘要:很多学生因为数学知识以及数学课堂的枯燥乏味而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和信心,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的引导要更加艺术化,而数学课堂中的拟人化教学方法的尝试旨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实知识点,营造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体会数学的趣味性,进一步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拟人化教学;故事情境教学;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时间频率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过驯服的高精度晶振频率源以其低成本,高稳定度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已有的驯服产品无法满足某些特殊的应用。本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