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兴起及在华政策的改变,提供了一个国内企业与之合作的大好机会。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企业将成为主导21世纪经济的生力军,其作为技术创新的载体拥有发展战略联盟的动机与条件。首先我们通过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科技年鉴的资料,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国内R&D资源现状发展的动态变化概况;另一方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72029)的支持下,根据统计研究数据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R&D现状。这里我们研究的跨国技术战略联盟是国内高新技术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的一种在R&D领域内进行的战略联盟。企业开展技术联盟可以通过多种组织模式来实现,不同的组织模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距,什么样的组织模式对企业而言是行之有效的,影响组织模式选择的因素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关于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现有的研究并没有给予系统的分析与阐述,于是本文以与跨国公司开展技术联盟项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研的方式分析解释跨国技术联盟组织模式选择的内部作用机制,希望能够对现阶段跨国技术联盟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指导。首先我们提出了作为组织模式划分标准的7个特性因子:对企业的影响;时间水平;对于活动的控制水平;对于产出的控制;启动时间和成本;安排可修正的程度;安排规制化的程度。然后我们提出影响组织模式一体化选择的三大类敏感要素:联盟目标,联盟内容,联盟差异性,作为组织模式决策的自变量,文中我们做出相关的11个假设,刻画组织模式决策框架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做出对假设的验证。其中针对自变量的自相关问题的存在,我们引入主成分分析与偏相关分析的方法。最终有5个假设得到了证实,6个假设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