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问题看似虚无缥缈,其背后却隐藏着真实的隐患。我们探寻研究历史是为了鉴往知来,从历史的存在中探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东西。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教训或许能给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某种借鉴。本文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变为中心,利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等方法,探讨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体对国内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发展和建设方面的借鉴意义也进行探究。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社会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的总和;意识形态建设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并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互作用,意识形态的建设需要社会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特别是经济建设;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指从精神和文化的角度实现对社会的引导,意识形态领导权关键是在于从社会存在或经济基础出发,实现对社会精神层面的把握和控制。第二章主要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嬗变和解体的过程进行梳理研究。1946年南斯拉夫宪法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立的标志,五年计划的强有力地实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苏南关系破裂之后,南斯拉夫通过工人自治、社会自治和联合劳动自治的方式,逐步走向了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南共放弃领导权,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加剧,加上西方的“和平演变”,综合因素交织,最终导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体。第三章主要分析南斯拉夫意识形态解体对南斯拉夫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对南斯拉夫来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体使南共丧失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权,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遭到破坏,社会主义文化阵地被消解。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体,消解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成果,也加速了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疑问。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发展和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际,吸取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教训,检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探究南斯拉夫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发展和建设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