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交通强国”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的公路道路建设处于集中建设、加快成网的关键阶段,目前政府是公路建设投资的主要力量,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支出与银行贷款,巨额投资面临巨大的管控压力。由于公路建设的相关部门并未公开发布系统化的公路工程造价指数指标,政府在衡量和审核公路项目投资合理性时缺乏评价标准,企业在投标报价或编制概算时主要参考政府发布的概预算定额和价格信息,不能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导致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三超”现象屡见不鲜。论文在梳理国内外主流的工程造价指数指标体系及编制方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工程造价指数指标编制存在的问题,旨在构建系统化的公路工程造价指数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指数指标提出不同的编制方法。依据我国公路工程费用构成方法,论文设计了公路工程树形造价指标体系,划分成综合造价指标、费用构成指标、单位工程指标、价格数量指标四个层级,以反映工程总造价特征的综合指标为核心,分层级划分主次清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工程造价指数体系,主要研究了综合造价指数以及要素价格指数。由于影响公路工程综合造价指标的因素复杂多样,本文提出了基于GRA-LASSO的公路工程造价指标编制方法,先通过GRA定量化辨识关键成本动因,初步筛选出高关联度指标并以此作为输入变量,应用LASSO回归建立了公路工程成本估算模型,得到了各类工程特征变量、宏观经济因素与工程造价之间的统计关系,最后将相关变量数据输入回归模型中得到全国性的综合造价指标。对于公路工程其他层级的造价指标,以典型工程造价的平均水平来编制造价指标,并通过统计分析云南省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数据,编制出各层级的造价指标。最后,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指数模型的适用条件,对不同类型的公路工程造价指数提出相应的编制方法,并进行了指数模型的实证检验,编制出云南省高速公路综合造价指数以及要素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