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化探地雷达的钢筋早期锈蚀检测方法研究初探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建筑结构耐久性问题逐渐凸显,而钢筋锈蚀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的主要原因。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引发结构出现分层、剥离、开裂等情况,既影响结构的生命周期,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基础设施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并评估其健康度非常关键。然而,目前钢筋锈蚀检测多以电化学类方法为主,其受限于破损性、易受外界干扰、严酷环境适应性差以及检测效率较低,只能粗略估计钢筋锈蚀程度,难以实现早期锈蚀的检测。本文提出基于极化探地雷达的钢筋早期锈蚀无损检测新方法,通过测量锈蚀过程中钢筋的全极化反射信号并开展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均匀锈蚀条件下的钢筋锈蚀形态和混凝土裂缝扩展规律,得到不同阶段的锈蚀损伤模型图。进而利用图像匹配技术,根据颜色属性赋予材料相应的介电常数及电导率值,建立不同锈蚀阶段的钢筋混凝土电磁仿真模型。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电磁仿真模拟得到不同锈蚀阶段HH、VV、VH等极化通道的电磁回波信号,研究锈蚀过程中钢筋电磁散射机理及其时变规律。其次,优化设计可用于锈蚀探测的雷达天线,完成极化探地雷达系统的搭建。雷达系统采用混合极化数据采集模式,即圆极化天线发射电磁信号,线极化天线接收电磁信号,避免全极化雷达信号采集时反复切换天线,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为获得真实的极化散射特征,采用格栅三面角作为校准件进行了室内极化校准试验,消除雷达极化通道不平衡与串扰。紧接着开展钢筋加速锈蚀监测试验。将混凝土试块半浸泡在氯化钠溶液中,通过外加电流的方式加速钢筋锈蚀,期间极化探地雷达定时采集钢筋雷达数据,获得不同锈蚀度的钢筋电磁散射信号。将不同极化通道雷达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对比分析钢筋锈蚀前后的雷达剖面图以及钢筋相对反射振幅值。采用逆时偏移成像算法对锈蚀钢筋进行定位成像,借助H-Alpha极化分解法从偏移后的多极化通道散射矩阵中提取不同时刻钢筋的极化散射特征。最后本文提出基于极化探地雷达相对振幅比的钢筋锈蚀度定性评估方法,通过极化分解提取早期钢筋锈蚀特征,建立早期锈蚀评定准则。将偏移成像与极化分解进行整合,实现锈蚀钢筋的彩色编码成像,有利于锈蚀区域的识别。研究成果为混凝土中钢筋早期锈蚀的原位快速检测手段与评估方法奠定基础,推进钢筋混凝土结构健康诊断技术的发展,确保我国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服役。
其他文献
复杂化、规模化与分布式的网络攻击行为导致网络安全领域中的攻击事件特征提取面临着基础数据量大、特征动态变化、状态持续更新等挑战。以文本形式生成的攻击事件告警信息具有高维特点,加重了特征提取与事件分类的难度。传统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无法高效地处理上述数据。因此,必须研究自动且高效的攻击事件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以应对规模性、动态性、高维性等特征带来的挑战。表示学习(Representation Learn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全球各国广泛使用的广谱抗菌剂,其中以氧氟沙星(OFX)和恩诺沙星(ENR)为典型代表。它们结构复杂、半衰期长、难生物降解,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在水环境中的浓度达到ng/L~mg/L级。长期残留的抗生素带来了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全球性问题,寻求高效环保的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为大势所趋。生物修复技术是去除抗生素的有力工具之一,其通过增强生物降解能力有效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和降低对环
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提出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概念后,这种知识表示形式引起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强烈关注,研究学者们将它视作未来的搜索引擎。高质量知识图谱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及时补充新知识来完善知识图谱,并校验更新图谱中的时效性知识。补充新知识可以采用面向网络文本的信息抽取技术,校验更新图谱中的时效性知识可以使用有关的属性值验证技术。但是传统技术难以适用于大多数构建知识
基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系统,指的是当人在做运动想象任务时,大脑皮层会产生相应的脑电信号,然后对产生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通过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相互通信。目前,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识别技术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在脑卒中康复的医疗领域和现代人工智能机器人尤为突出。同时也在脑机接口控制的游戏和虚拟现实等娱乐领域也被应用,以及在军事上应用等等。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领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领域的专家信息可以轻而易举在网络上查到,然而,由于信息时代数据源质量参差不齐,不同的数据源对于同一专家属性的属性值描述可能出现冲突。在推选评审专家、追踪研究团队的时候,经常需要用到完整、准确的专家简历,但目前关于专家简历的构建与消歧工作的相关研究较少,信息的不准确性与过度分散使得用户难以获取准确且完整的专家信息。知识图谱能够将实体、属性、属性值构建在一起,
骨传导(Bone Conduction,BC)是指声波通过颅骨传递到耳蜗而产生听觉感知的方式,根据骨传导声无需经过外耳和中耳也可以传递到内耳的特性,骨传导技术可应用于医学助听、军事装备及日常通信等领域。目前关于骨传导传输特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干颅骨或尸体头部的客观测量实验、有限元分析、气骨导抵消等主观实验方法,但这些方法得到的骨传导传输特性和真人头部的个性化骨传导传输特性之间存在差异。骨传导传递函数
随着半导体工艺不断微缩,大规模集成电路因高功耗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越发成为性能提升的重要掣肘。由此,在超越摩尔的技术路线下,基于新型磁性材料的自旋波器件旨在通过自旋波来实现信息的高速传输及逻辑运算以替代传统的电荷传输方法。自旋波通常在各类磁性材料中被激发传播,材料的选择是决定自旋器件基本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中钴基赫斯勒合金具有较高居里温度和自旋极化度以及非常小的阻尼系数,被认为是自旋波器件的候选材料之
光催化降解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光催化技术通过将污染物完全转化为CO2和H2O来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与传统的活性炭吸附或者生物降解等方法不同。在所有已知的光催化剂中,Ti O2由于其化学稳定性、高化学惰性、无毒性、低成本以及对大多数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能力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有两个问题限制了二氧化钛的工业应用:(1)反应速率慢: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快速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物理学科是在中学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而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初中教育阶段物理学习与高中阶段物理学习存在许多差异,探索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策略来减轻学生高中阶段由于与初中物理衔接不当而产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情况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研究主要目的是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学习困难或不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现象进行分析,探索有效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手段。研究采
无人机作为空中飞行平台具有移动性强、灵活性高和价格低廉等特点,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人机同样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无线通信系统相比,无人机辅助通信系统部署更快,配置更加便捷。而且,由于存在高可靠性的短距离视距链接,因此无人机辅助通信系统能够根据实际场景中用户的具体需求,提供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服务。然而,将无人机用于无线通信领域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例如,无人机的高度机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