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遮荫下大豆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田间玉/豆套作,以“南豆12号”和“桂夏3号”两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在不遮阴、半侧遮阴(30%,50%,70%)和全遮阴(30%,50%,70%)7个不同遮阴方式下,测定了不同生育期遮阴和复光后大豆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碳同化酶Rubisco活性、含量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遮阴处理下大豆幼苗的形态和生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遮阴提高了大豆幼苗的株高、第一分枝高和叶面积,降低了茎粗和比叶重,各指标在不同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随着遮阴度的增加,大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呈增长趋势,叶绿素a/b值呈下降趋势。大豆“南豆12号”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增降幅度明显小于“桂夏3号”,且含有比“桂夏3号”较高的叶绿素b含量和较低的叶绿素a/b值。2.随着遮阴度的增加,大豆幼苗叶片的初始荧光强度(Fo)呈增加趋势:净光合速率(Pn)、PS 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OPS II)和光化学猝灭(qP)呈先升后降趋势;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猝灭(NPQ)呈先降后升趋势。适度遮阴处理下两个大豆品种的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差别不大,但高度遮阴下,“南豆12号”对遮阴条件的适应能力明显强于“桂夏3号”,“南豆12号”通过提高NPQ及时耗散了过剩的光能,保护了光合机构免遭破坏,而“桂夏3号”则不能及时耗散过剩光能,导致其PS Ⅱ反应中心受到损伤,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3.遮阴对两个大豆品种碳同化酶Rubisco活性的影响趋势不一致。“南豆12号”的Rubisco初始活性和总活性均随着遮阴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桂夏3号”则逐渐呈下降趋势,“桂夏3号”只有Q3处理下的Rubisco活性高于CK。不同遮阴处理下两个大豆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遮阴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SDS-PAGE电泳图表明,Rubisco活化酶的含量在B3、B5和Q3处理下最高,但不同遮阴处理下差异不大。遮阴对两个大豆品种Rubisco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但对“桂夏3号”Rubisco活性的影响明显大于“南豆12号”。4.不同遮阴处理下两个大豆品种rbcS和RC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不一致。“南豆12号”的rbcS mRNA表达量在B5处理下最高,B3和Q3处理下次之;“桂夏3号”的rbcS mRNA表达量在Q3处理下最高,CK和B3处理下次之。“南豆12号”的RCA mRNA基因表达量在Q3和B5处理下最高,CK和B3处理下次之;“桂夏3号”的RCA mRNA基因表达量在Q3处理下最高,CK和B3处理下次之。
其他文献
Robots need task planning algorithms to sequence actions toward accomplishing goals that are impossible through individual actions. Off-the-shelf task planners
一系列的研究发现ECERIFERUM7(CER7)/AtRRP45B是外泌体核心单位,是细胞中主要的3端到5端的核糖核酸内切酶,并参与到拟南芥花序、茎角质层蜡质生物合成的正调控中。具有依赖活性的CER7外泌体通过控制蜡质合成基因CER3的转录水平来决定茎的蜡负载水平。本实验对角质层蜡质合成通路相关基因BnCER7的功能和表达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在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号”的cDNA中克隆到拟南芥C
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a mobile robot in an unknown environment with highly cluttered obstacles is a fundamental issue in mobile robotics research. We propose
Online encyclopedias such as Wikipedia provide a large and growing number of articles on many topics. However, the content of many articles is still far from co
在大田条件下,以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9、豫麦70和重穗型小麦品种豫麦66为供试材料,于2000~2002年度分别在河南农业大学试验农场和河南省新郑市砂质土壤上安排了施用硫肥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系统研究。试验结果如下: 1、两种穗型小麦品种硫肥不同处理对全生育期内的植株干物质积累、LAI和群体数量动态变化均表现为单峰曲线。合理施用硫肥能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提高小麦的叶面积指数(LAI),增大群体
Opaque-2(o2)基因可以显著提高玉米胚乳中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成为改善玉米蛋白质品质的有效途径。而检测育种材料的赖氨酸含量是优质蛋白玉米(Quality Protein Maize,QPM)育种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了利用与o2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辅助选择高赖氨酸玉米的技术可行性。利用o2基因序列内的微卫星标记Phi057、Phi112和umc1066,检测优质蛋白和普通玉米自交系(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