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庭前会议中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庭前会议制度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增加的一项制度。在庭前会议中可以处理回避、证人出庭、非法证据排除等程序性问题。庭前会议制度能够提高审判效率、贯彻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维护公正审理。然而,当前的庭前会议制度规定较为笼统,导致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对庭前会议制度的研究有助于完善庭前会议的制度规定,并进一步指导司法实践,提高审判的权威和公信力。  第一部分绪论梳理了问题提出的背景,介绍了国内外对庭前非法证据排除的研究现状,从中找出研究的方向及价值,提出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在庭前会议中排除非法证据的理论和功能概述。介绍了庭前会议制度的概念、案件适用范围、参与主体、处理事项及制度定位。概括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庭前排除非法证据的法理基础,并论述了在庭前会议中排除非法证据的功能。  第三部分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庭前会议中非法证据排除的立法现状、实践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通过考察域外两大法系庭前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分析其制度优势及缺陷,得出对我国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启示,从而为我国庭前会议的制度完善提供有益经验。  第五部分为本文的写作目的及重点。在前四部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借鉴国外立法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提出完善的建议。包括完善庭前会议的启动,完善庭前会议的程序设置,赋予庭前会议决议以法律效力,增加权利救济方式等。
其他文献
论述了教师在小学低年级的英语课堂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游戏以及竞赛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学生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