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忠实义务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l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投资基金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证券投资基金的核心法律关系是基金管理人和基金受益人(即基金份额持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这是一种信赖关系,基金管理人对基金受益人负有信赖义务。信赖义务是英美衡平法的产物,其源于信托受托人的义务。信赖义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基金管理人对基金受益人的忠实义务主要表现为基金管理人不与基金发生利益冲突。具体地说,就是规制基金管理人从事关联交易、规制基金管理人滥用权力收取基金管理费。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阐述基金管理人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包括基金管理人忠实义务的衡平法基础和经济学基础,从研究基金法律关系入手,分析基金法的性质,明确基金管理人的受信人地位。   第二章阐述基金管理人忠实义务的内容之一,规制关联交易。从信托法中寻找关联交易规制的渊源,即禁止自我交易规则和公平交易规则,阐述基金关联方的范围,并着重从本人交易、代理交易和共同交易三个类型阐述相关国家法律规制的特点。   第三章主要阐述基金管理人忠实义务内容之二,规制基金管理费。主要对基金管理费的规制手段、美国基金管理费规制特点和我国基金管理费规制模式的弊病和改革进行分析。结论是必须从受信人角度使基金管理人对受益人负有忠实义务,对关联交易不能一概否定其效力,如何规制关联交易,就要权衡公平和效率这两个价值目标的位次.对我国基金管理费的规制改革应该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使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市场调节出现的失灵.
其他文献
我国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引入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明确规定了公司债权人在利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对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进行否认的制度,但对股东债权人反向否认公司法
地役权滥觞于罗马法,并成为最早的他物权。地役权制度以其特有的意定性、从属性、不可分性在物权体系中历久弥新。新的社会环境及生活条件使得人们对于地役权的需求不再局限
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和控制,一直是各个国家行政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对行政法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法治建设步伐不断加大,民众对司法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行政法理论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对行政裁量权的控制理论研究成为法学界的热点。本文通过研究我国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原则和标准,分析我国司法审查程序和实体中遇到的难题,提出我国司法审查的相关法律规定的不足和修改建议。在研究方
社会的进步必然要求法律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法律的发展除了在实践中的自我摸索还需要借鉴他山之石。客观归责理论便是发韧于德国的富有争议的理论。作为客观归责的下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