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甲基二乙氧基乙二胺丙基硅烷(DL-602)为单体,以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封端剂合成不同粘度的侧氨基聚硅氧烷(SAPS).并用合成的侧氨基聚硅氧烷来改性环氧树脂(E-44),制备一系列的样品。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TA)、接触角仪、电子拉力试验机以及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固定侧氨基比例的聚硅氧烷,其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随着聚硅氧烷粘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含侧氨基聚硅氧烷能有效增韧环氧树脂,而且SAPS粘度越大,改性环氧树脂的抗冲击强度就越高。
本文还研究了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改性环氧树脂(EP)的合成工艺,系统探讨了催化剂体系的选择和用量,偶联剂体系的选择和用量,PDMS的分子量、用量及反应条件等因素对改性反应的影响。结果采用PDMS作为改性剂的最优化条件为: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用量为1.0wt%,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偶联剂,用量为5wt%,在105℃~110℃下反应5小时为宜。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反应机理,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TA)测量改性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扫描电镜(SEM)观察改性产物的微观结构。考察了PDMS的分子量、用量对改性树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分子量的聚硅氧烷改性效果更好,当PDMS含量为20wt%时,力学性能最好,改性环氧树脂的抗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02%和150%,与有机硅物理共混改性环氧树脂相比,本实验合成的有机硅共聚改性环氧树脂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研究了PDMS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涂膜固化规律,初步探讨了固化剂体系,溶剂,树脂配比对涂膜的耐热性、耐水性、防腐性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β,β’-二甲氨基乙氧基-1,3,6,2-二噁硼杂八环(594)作为固化剂,甲苯与环己酮作为体系的共溶剂,固化条件为90℃/1h+140℃/2h时,涂膜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水性、防腐性及机械性能.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