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星间测量技术进行导航卫星自主定轨是目前导航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基于星间测量的导航星座自主定轨中的自适应处理与基准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导航星座分布式滤波定轨算法分析。导航卫星定轨模型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应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对卫星分布式定轨模型进行解算。文中推导了卫星分布式定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给出了分布式定轨数据处理流程,通过建立仿真场景,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2)针对基于星间测量的导航卫星定轨过程中存在星间观测粗差及动力学模型不准等异常情况,本文结合抗差M估计理论,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抗差方案定轨效果,其中,IGG方案的抗差效果最优,适合应用于基于星间测量的导航卫星定轨中;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自适应滤波理论,提出了导航卫星抗差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定轨方法;通过仿真验证,对比常规扩展卡尔曼滤波、抗差扩展卡尔曼滤波定轨方法,在给定条件下,抗差滤波定轨误差在常规滤波定轨方法的基础上误差改善率达11.0%,抗差自适应滤波定轨误差在常规滤波定轨方法的基础上误差改善率达72.4%。仿真结果表明,抗差自适应滤波定轨算法不但可以抵制星间观测异常干扰,还可以调节动力学模型和观测值对滤波的贡献,提高定轨精度。(3)基于星间测量的导航卫星组网定轨实质上是一个自由网解算问题,若轨道参数在最小二乘的准则下进行估计,则得不到唯一最优解。根据测量平差理论和方法,该问题的本质是缺乏星间基准。针对星间测量的基准问题,本文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了星间观测自由网秩亏的成因,提出基于虚拟基准的星座整网定轨算法,该算法中将卫星的轨道动力学信息作为星座整网的先验信息,在最小二乘的基础上添加最小范数约束,形成星座整网的虚拟基准。最后以典型Walker星座为例进行整网自主定轨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初始位置误差1米,星间测量噪声0.1米,不考虑钟差条件下,星座自主运行5天,每颗卫星的定轨误差均小于0.8米,星座平均定轨误差小于0.5米,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