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羟基磷灰石(HA)是一种已经在临床上获得广泛使用的生物活性材料,大多由人工合成。为此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开发出全天然的HA,并对其进行纳米化研究,体外实验证明该材料无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羟基磷灰石(HA)是一种已经在临床上获得广泛使用的生物活性材料,大多由人工合成。为此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开发出全天然的HA,并对其进行纳米化研究,体外实验证明该材料无细胞毒性,并在此基础上模拟骨的天然结构,将天然HA与壳聚糖(CH)制成复合材料。本研究首先将天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NHC)植入兔的胫骨缺损处,观察其体内生物相容性、成骨活性及骨代谢相关元素的变化规律,为颌骨缺损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然后在兔胫骨上建立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动物模型,并用NHC修复骨缺损、同期植入钛种植体,通过组织学、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的方法,探讨复合材料植入同期牙种植形成骨结合的可能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 材料和方法:将全天然HA和CH制成自固化复合材料。在新西兰大白兔胫骨处造成2个方形缺损,一处植入复合材料(实验组),一处作为空白对照(对照组),共完成动物18只。分别于术后2、4、8、12、16、24周各处死3只动物,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Ca、P和S元素的含量。 结果:NHC植入术后两周可见到轻微的炎症反应,实验组术后4周、8周和12周各缺损均见有新骨形成,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新骨呈渐进性成熟过程,16周时新生骨和原有骨的组织结构一致,并形成骨性结合,24周时植入NHC中心体仍未见明显吸收。各时间段对照组也有少量新骨生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4周、8周、12周及16周的新生骨中元素Ca、P的含量逐步增加(P<0.01),元素S的含量减少(P<0.01)。 结论:NH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引导活性,提示此复合材料可以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其他文献
历史建筑的修缮不同于一般的仿古建筑的修缮,不仅需要符合古建筑的外在形式,还要体现特定的历史时代特色,同时也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文化载体,"原真性"原则是历史建筑修缮中的最
设施栽培过量施用钾肥,不仅大大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造成土壤环境恶化,还易导致果菜类蔬菜出现脐腐病、生长点坏死、叶片黄化、果实皴皮、籽粒外露等缺素症及生理性病害症状,
目的:探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按摩艾灸足三里穴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除
拟通过田间试验,调查不同钾肥用量在氮、磷、钙、镁不同肥料配合下,对苹果果实色泽、养分元素含量及果皮色素的影响。供试树为9年生富士,八棱海棠为砧木,试验以N-P、N-P-Mg、
创新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依靠创新促进中国制造业从制造业集聚的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转向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由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
基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肥西县2007-2009年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肥西耕地土壤各养分指标大多处于中等及缺乏水平,有效磷处于中等及较丰水平;相对于全国第二次土
目前关于颅脑结构的测量和定位,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和相关研究。但是综合相关报道、文献和出版书籍,多是采用尸体头颅来进行测量,鲜有活体测量结果的报告。本试验是利用
目的:通过对我院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病例进行随访,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与病人年龄、骨质疏松、假体类型、固定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关系。为
<正>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
目的 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通过对体外新鲜及用福尔马林浸泡的人尸体股骨的生物力学实验,以及临床应用,探讨用加压空心钉及Gamma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