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黄煎剂对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导致机体微环境变化,其对症状学的改善作用,从慢性氧化应激、微炎症反应及血瘀角度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并以实验学指标进一步分析其抗复发、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62例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在原有内分泌治疗同时服用三黄煎剂;而对照组30例,只服用内分泌药物,每月记录Kupperman、SAS、SDS评分变化,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反应、血瘀指标、预后评估指标及安全性指标,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采取病人血清标本与MCF-7、MCF-7/tamR共培养,观察三黄煎剂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三黄煎剂对MCF-7、MCF-7/tamR细胞生长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乳腺癌患者因长期内分泌治疗致患者长期处于慢性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在症状学上表现为类绝经期症状或绝经期症状,以及情绪及心理变化,本研究采用kupperman评分法、SDS、SAS来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提示,治疗组治疗1月之后,失眠、烦躁、易激动等症状较前好转,积分下降。而对照组kupperman积分进一步升高。经过3个月治疗,在治疗组患者类围绝经期症状如疲劳感、烘热、失眠、腰酸、胸闷心慌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缓解,患者情绪应激症状如焦虑以及抑郁也有所缓解,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类围绝经期症状及绝经期症状基本消失。而对照组疗程结束时总体kupperman积分较前微升。患者始终处于情绪及心理应激状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SDS、SAS自评量表积分均逐渐较前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在血清学方面指标,本研究选择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瘀相关指标及预后相关指标作为研究目标,研究表明治疗组患者在研究结束时促氧化指标MDA、NO水平较入组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抗氧化指标GSH-Px、SOD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甚至轻度上升。炎症反应中促炎反应细胞因子TNF-a、IL-6水平,治疗组较前下降(P<0.05),抗炎因子IL-4较前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TNF-a轻微上升,与治疗前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IL-4、IL-6水平与治疗前相当,未见明显升高与下降。血瘀相关指标中,血脂水平治疗组除了 TG、TC、LDL-C、apo-B水平降低,同时伴随HDL-C、apo-A升高,而对照组TG、TC、HDL-C、apo-A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另外,三黄煎剂有改善微循环,降低凝血四项及及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指标水平,改善患者血瘀表现。另外,乳腺癌疗效观察及预后预测指标性激素水平在实验期间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标记物CA153治疗组在实验结束时水平较前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EA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管生成相关指标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后,V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细胞实验表明三黄煎剂能够抑制MCF-7细胞增殖,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论:三黄煎剂通过影响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所处内环境,降低氧化应激血清学相关指标,抗炎,改善血瘀指标,增强抗肿瘤疗效,改善预后评估指标水平,具有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使预防复发、转移及耐药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