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立方体多计算机的系统级故障诊断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大规模多处理器系统在计算领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处理单元的增多,系统部件出错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为了得到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系统级故障诊断在并行计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指系统中各个单元通过互相诊断得到诊断结果即:故障症侯,然后根据这个故障症侯来检测出故障结点以利于及时地更换掉故障结点。超立方体是一类具有良好的拓扑性质和网络参数的互联网络模型,所以对于他们的研究与应用在互联网络的研究中备受关注并且在现实中,一些并行计算机就是基于超立方体构建的。由于超立方体具有很多优秀的性质(对称性,可递归构建性,泛圈性,相对于结点个数的对数级直径,等等),我们就可以通过利用这些性质来设计高效率的算法。本文就是通过充分挖掘超立方体的性质来设计高效的故障诊断算法。我们首先介绍了系统级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超立方体及其变体的结构和性质。在介绍基于超立方体的新的故障诊断算法之前,我们介绍了故障诊断领域里的两个经典的诊断算法即:Sullivan 针对一般的t-可诊断系统而设计的O(t3+|E|)时间复杂度的算法和杨小帆教授利用圈分解技术针对超立方体结构设计的O(Nlog2N)时间复杂度的算法。根据上面的研究,我们设计了两个新的故障诊断算法。我们通过对超立方体中可嵌入的完全非平衡生成树的研究来提高这两个算法的效率。这两个算法都是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利用超立方体中的完全非平衡生成树及其在超立方体中特殊的性质,我们提高了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效率。第一个算法中我们利用杨小帆教授关于最大连通分图的容错度理论设计了一个O(Nlog2N)时间复杂度的算法但其容错能力为4n-7(其中包括3 个误诊断的结点)。此算法虽然和现在最好的算法在时间复杂度上相当,但其拥有较强的容错能力。此算法通过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来建立最大连通分图从而孤立故障结点达到诊断故障结点的目的。第二个算法也是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策略。通过深入挖掘超立方体中完全非平衡生成树的性质,并引入杨小帆教授的圈分解的思想,我们设计了一个线性时间复杂度的算法。此算法的容错能力是2n-2,低于第一个算法但时间复杂度优于第一个算法。在这个算法中,我们为了使算法达到线性时间复杂度提出了树分解的
其他文献
互联网作为复杂网络的典型代表,运用网络科学的思想对其宏观拓扑结构进行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互联网宏观拓扑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工业生产环境中,把无线技术应用在工业测控系统中,带来传统测控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工业无线网络技术面临着
目前,国内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数据通信网络主要采用MIL-STD-1553B,而国外第四代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已经采用了基于光纤互连的高性能集群系统。针对这种现状,作者的导师申请了航
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这些数据带有明显的分布性、自治性和异构性,而目前的大部分搜索引擎和一些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T)自上世纪60年代应用到实际中后,由于它检测精度高,重建的图像具有无影像重叠,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高,便于直接数字化处理与分析等特点,使得其在医学诊断
  下一代网络(NGN)是业务驱动、多网融合、开放灵活的网络,它实现了业务与呼叫控制相分离、呼叫与承载相分离,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用户不必关心与业务承载相关的底层网络知
计算机智能组卷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是都需要大型测验题库。题库建设离不开测验等值。本文在分析已有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简称IRT)等值方法基础上,提出两种更为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作为一项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它推动了几乎一切领域的设计革命,CAD技术是实现数字化设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三维CAD技术则是当前和未来CAD研
近10年来,IP业务呈爆炸式的增长趋势。IP计费一方面是正常运营IP业务的基本条件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为用户提供稳定的、保证服务质量的网络环境的基础。目前普遍认为下一代IP网将
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者和用户对于软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软件开发者试图从技术、管理等各层面控制软件开发过程,从而提高软件产品的针对性和可靠性,保证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