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肌源性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分离方法的比较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不同的方法分离肌源性干细胞、然后对其培养、鉴定,并比较肌源性干细胞表面抗原Sca-1的阳性率,寻找分离肌源性干细胞的理想方法,为下一步进行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肌源性干细胞注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动物实验奠定基础。  方法:  根据消化酶添加的顺序及消化时间的不同,本实验采用常见的4种消化分离法从4-6周龄SD大鼠大腿分离肌源性干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通过流式细胞仪、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进行鉴定,并比较不同方法获得的肌源性干细胞Sca-1的阳性率。  此4种消化分离方法是:  1、方法一:将适量骨骼肌组织碎块一次性放入Ⅰ型胶原酶、Ⅳ型胶原酶、DispaseII及胰酶的混合酶中消化;  2、方法二:将适量骨骼肌组织碎块首先放入Ⅰ型胶原酶和Ⅳ型胶原酶的混合酶中消化,再用DispaseII和胰酶的混合酶消化;  3、方法三:将适量骨骼肌组织碎块放入Ⅰ型胶原酶和Ⅳ型胶原酶的混合酶中消化,然后用DispaseII、胰酶分别消化;  4、方法四:将适量骨骼肌组织碎块按先后顺序依次添加Ⅰ型胶原酶、Ⅳ型胶原酶、DispaseII及胰酶进行消化;  结果:  不同的方法分离出的肌源性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CD34、CD45及Sca-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5.27%、5.24%及58.92%,细胞免疫荧光desmin抗体阳性;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及方法四分离培养的肌源性干细胞Sca-1平均阳性率不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分别为46.5%±16.11%、50.95%±13.46%、55.38%±7.19%及71.58%±2.32%;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分离培养的肌源性干细胞Sca-1抗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方法四分离培养的肌源性干细胞(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不同的方法消化大鼠骨骼肌均可获得肌源性干细胞,但其纯度各异;消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肌源性干细胞的纯度,单酶分步消化能提高肌源性干细胞纯度,方法四可作为本科研组肌源性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分离高纯度的肌源性干细胞,用于下一步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肌源性干细胞注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动物实验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时代也迅速发展起来,它打破了传统的运营模式,将大众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为生产获取了大量的有效信息.在大数据横行的时代,人力资源作
随着当代教育体系改革不断深化,技工院校作为现代应用型人才教育机构,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越来越重视科学方法.班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和日常秩序,对学
高中教育在一个学生的成长中占据着关键性的作用.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中最关键的一环,不仅是高考的助力器,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具.所以,注重现代高中数
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促进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依靠思维导图给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把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教学
乡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对赣南X县Y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的调查研究,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优化对策
班主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人物,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学生们来说十分的重要.良好的教学管理工作可以让学生们拥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