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列车完整性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也逐步应用到铁路运输中。而以GPS为代表的GNSS定位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铁路领域当中。 列车分离等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铁路行车安全。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列车完整性检查方法。系统通过对列车头部和尾部的定位,进行解算可以得出列车的长度变化,从而判断列车的完整性。该系统作为青藏线卫星定位及信息传输系统中系统功能的一部分。 论文首先介绍了系统具体的设计方法,包括硬件结构以及软件的功能和流程。在此基础上对报警门限和报警方式进行了探讨。论文还对系统可能采用的三种数据传输方式(数传电台、GSM-R和GPRS)进行了分析,尤其对三种方式对于系统实时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 分别通过差分GPS(DGPS)定位和单点定位所得数据,来验证距离解算算法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差分定位数据所解算的距离与真值比较的误差在厘米级;而单点定位数据所解算的距离误差也在4m以下,可以满足列车完整性检查的要求。采用两辆汽车前后行驶一段时间,后车自然减速的实验来模拟列车分离的过程,实验表明系统对“列车分离”的察觉较为敏感和准确。 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对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几点系统改进建议。
其他文献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是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包层模块的首选结构材料,针对CFETR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分及性能优化的特种RAFM
本学位论文是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公路交通事故黑点分析技术研究》和江苏省交通厅科技项目《一级公路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完成的。随着我国道路通车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