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自发性脑出血血肿体积变化率与早期血肿扩大的时序依从性研究背景超急性期血肿体积变化率(Rate of 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RUHG)是预测早期血肿扩大(Hematoma Expansion,HE)的有效指标,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脑出血RUHG预测早期血肿扩大是否存在时序依从性,并确定相应RUHG最佳预测界值。研究方法脑出血患者在症状出现后6小时超急性期内进行计算机断层(CT)扫描,并在初次CT扫描后36小时内进行随访CT扫描。采用ABC/2公式法在原始CT图像上测量血肿体积。RUHG定义为血肿体积(ml)/开始至成像时间(hour)。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确定临床变量与血肿扩大之间的关系。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来确定超急性期0-3 h和3-6 h内出现血肿扩大的最佳RUHG和基线血肿体积。结果在257例脑出血患者队列研究中,有85例(33.1%)出现血肿扩大;血肿扩大阳性组的RUHG中位数明显高于阴性组(11.7[6.4-29.1]vs.4.7[2.3-9.3]ml/h;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RUHG与血肿扩大独立相关。在症状出现后不同时序窗内,RUHG预测血肿扩大的最佳值如下:大于6.1 ml/h(0-6 h时序窗);大于9.1ml/h(0-3 h时序窗);大于5.1 ml/h(3-6 h时序窗)。结论脑出血RUHG是预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RUHG预测血肿扩大具有时序依从性,在超急性期0-3小时内有较高诊断价值。第二部分脑出血患者不同亚组间的超急性期血肿体积变化率预测血肿扩大的比较背景探讨不同亚组间脑出血患者人群中,超急性期血肿体积变化率(Rate of 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RUHG)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研究对象与方法对251例合格的中国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及CT影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平面测量法测量血肿图像的感兴趣区(ROI),精确计算相关血肿体积。对比血肿扩大和无血肿扩大患者的基线相关临床特征和图像特征。亚组二分类分别包括年龄≥60岁和<60岁、男性和女性、SBP≥180mm Hg及SBP<180 mm Hg、深部和其他部位血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亚组间的RUHG预测血肿扩大的风险优势比(Odds ratio,OR)进行计算并绘制统计图。通过ROC曲线计算RUHG的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和AUC值,并绘制不同亚组间的比较图。结果基线资料统计结果为收缩压(SBP)、GCS评分、发病至基线CT时间、初始CT至随访CT时间、基线血肿体积、RUHG和混合征均与血肿扩大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UHG是年龄≥60岁和<60岁的亚组、男性和女性亚组、SBP≥180mm Hg亚组、深部血肿亚组的一个相关独立危险因素。RUHG预测血肿扩大的AUC值在年龄≥60岁(0.812)、女性(0.788)、SBP≥180 mm Hg(0.788)、深部血肿位置(0.753)的亚组中较另一亚组更好。AUC与敏感性、特异性、PPV,NPV一起的诊断指标综合比较,显示各亚组脑出血RUHG与单纯AUC比较的结果相一致。结论RUHG与血肿扩大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会受到各种相关因素影响。本研究考虑年龄、性别、收缩压和血肿位置的亚组因素,对RUHG预测血肿扩大可能是临床策略所需要的。第三部分血肿形态与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及异质性评估相关性研究背景应用ABC/2法和计算机辅助平面测量法研究血肿形态与血肿扩大评价及异质性评价的相关性。研究对象与方法对240例符合条件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基线血肿形态分类为规则型、不规则轻度型、不规则重度型和分离型。比较不同形状脑出血患者各种影像学异质性标志物的百分比。比较ABC/2法和平面测量法分别测量和评估血肿体积、和超急性期血肿体积变化率(Rate of 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RUHG),血肿扩大的一致性。ABC/2法预测血肿扩大采用ROC曲线进行评价。血肿形态和RUHG分别预测血肿扩大的风险优势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结果在基线临床特征及影像特征的血肿扩大对比调查,不同血肿形态亚组间,年龄、格拉斯哥评分、脑出血密度、中线移位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肿异质性影像预测因子不同形态亚组百分比分析提示岛征和漩涡征所占比例与不规则重度型和分离型高度相关(p<0.05)。混合征与轻度不规则形态亚组显著相关(p<0.05)。在血肿扩大一致性评价比较中,规则形态亚组一致性最高,不规则重度型亚组的一致性最低。ABC/2法预测血肿扩大的评价中,其AUC在不规则轻度型和不规则重度型中相似(0.884 vs.0.889),但略高于分离型(0.826)。根据ABC/2法和平面测量法测量,分离型均与血肿扩大相关。仅根据ABC/2法测量,不规则轻度型和不规则重度型与血肿扩大相关。在ABC/2法和平面测量评估中,不规则轻度型亚组中RUHG均与血肿扩大相关,而分离型亚组中RUHG均与血肿扩大无相关。仅基于平面测量评估,不规则重度型亚组中RUHG与血肿扩大相关。结论血肿形态与血肿扩大和异质性评价关系密切,是相关临床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