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自“十三五”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建设能量中和型污水处理设施也被提上日程。同步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SNAD)工艺在ANAMMOX技术基础上解决了其在处理含氮有机废水方面的局限性,可高效低耗地实现同步除碳脱氮。本研究以ABR-MBR反应器为基础架构,搭建了AD-SNAD工艺进行生物除碳脱氮,重点探讨了该工艺启动策略、微生物表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自“十三五”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建设能量中和型污水处理设施也被提上日程。同步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SNAD)工艺在ANAMMOX技术基础上解决了其在处理含氮有机废水方面的局限性,可高效低耗地实现同步除碳脱氮。本研究以ABR-MBR反应器为基础架构,搭建了AD-SNAD工艺进行生物除碳脱氮,重点探讨了该工艺启动策略、微生物表征以及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可行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NH4+-N浓度为50 mg·L-1的无机模拟废水作为CSTR反应器进水,固定150m L·min-1的曝气强度,基于缩短HRT、提升氨氮负荷(ALR)的方式保持DO/NH4+-Neff<0.35,在HRT为2h,ALR为0.66 kg·(m~3·d)-1时成功启动CANON工艺,达到最大73.90%的TN去除率和0.47 kg·(m~3·d)-1的总氮去除负荷。试验获得了颗粒饱满、形状规则的红棕色成熟CANON颗粒污泥,微生物中主要的AMX菌属为Candidatus Kuenenia和Candidatus Brocadia,AOB为Nitrosomonas,三者相对丰度分别为3.72%、5.28%和3.39%,此外系统中还检测出反硝化菌主要有Denitratisoma、Flavobacterium、Hydrogenophaga、Rhodobacter等,相对丰度分别为3.51%、2.45%、1.57%和1.32%。(2)以COD浓度为500 mg·L-1的生活污水为ABR反应器进水,利用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方式提升有机负荷(OLR),在约连续运行30d、HRT为6.89 h、OLR升至1.74 kg·(m~3·d)-1时ABR启动成功,并达到平均92.25%的COD去除率;末期提升进水流量至1500 m L·h-1,此时HRT为2.75h、OLR为4.36 kg·(m~3·d)-1,COD去除率达90.85%,平均去除负荷达4.00 kg·(m~3·d)-1。(3)以成熟的CANON工艺颗粒污泥作为种泥,在低COD、低氨氮浓度进水的基础上启动MBR反应器中的SNAD工艺。在C/N比为0.5的进水中MBR-SNAD工艺成功启动;在C/N比为1.0的进水中得到最佳处理效果,TN去除率达83.28%左右,COD去除率在76.89%左右,NRR维持在0.57 kg·(m~3·d)-1。至本阶段末期,SNAD颗粒污泥粒径主要在1.0~1.6 mm,占总污泥质量分数的79.29%,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有机物的添加使系统中异养菌得到大量增殖,AMX菌属未发生变化仍为Candidatus Kuenenia和Candidatus Brocadia,相对丰度分别降至12.33%和7.40%;DNB主要菌属种类发生较大改变,但总体丰度得到提升。(4)探索ABR-MBR组合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效能,结果显示本工艺可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COD和TN,去除率分别为95.56%和73.08%,出水COD浓度和TN浓度分别在22.40 mg·L-1和13.88 mg·L-1。在本研究末期,ABR中原絮状污泥聚集形成厌氧颗粒污泥,粒径随水流方向减小,五个隔室微生物结构存在一定的相分离现象但不彻底,细菌均以Trichococcus、norank_f__Eubacteriaceae、Streptococcus、Lactococcus为主,产甲烷古菌均以Methanosaeta为主、Methanocorpusculum及Methanobacterium起辅助作用;进水改变后的MBR系统中Candidatus Kuenenia相对丰度降至3.04%,Candidatus Brocadia相对丰度降至2.97%,Denitratisoma相对丰度维持在4.38%未发生明显变化,Kouleothrix菌大量增殖。功能菌活性分析显示AOB主要分布在粒径<0.6mm的小颗粒及絮体污泥中,AMX和反硝化菌主要分布在粒径>0.6 mm的大颗粒污泥中,而NOB在二者中的分布几乎相同。
其他文献
粪源抗生素残留及其诱导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传播于土壤-蔬菜系统中,可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的堆肥添加剂能否有效削减猪粪中的抗生素/ARGs,以及粪源抗生素/ARGs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不同生物炭-猪粪复合堆肥和室内盆栽实验,以蔬菜(苏州青)为例,研究粪源抗生素/ARGs在土壤-蔬菜系统不同界面中
随着现代化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人们正在寻找更舒适的建筑生活和生产环境。空调作为现代智慧集成建筑中必不可缺的一种设备,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早已被广泛使用。现阶段,空调系统不仅需要满足室内的舒适性,同时也需要降低能耗,然而定风量空调系统由于控制机理的短缺,通常很难同时满足这些要求。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调节送风量就可以使房间的温度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效率,并且可以实现空调系统的节
过去对于ABR-MBR反硝化除磷的研究,多采取回流污泥的方式,但此条件下ABR反应器内污泥循环流动,破坏了ABR自身相分离的特点,故本研究探究在不采用污泥回流的情况下,通过ABR-MBR耦合工艺实现反硝化除磷来处理实际的生活污水。提升硝化液回流比的方式富集培养反硝化除磷菌,并逐步降低MBR的SRT使短程硝化能够实现并驯化DPAO是的亚硝耐受性。探究系统在不同C/P、C/N与HRT工况下反硝化除磷性
2020年苏州市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垃圾中转站垃圾压缩液的水质产生了些许变化,以前的处理方式或不再适用现行的垃圾压缩液,因此须探索一种新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城市市政污水排管标准,避免其对水资源及人体的潜在危害。本文通过UASB-AO/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压缩液,探究其实际应用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取样点选择:在取水点选择方面,以覆盖范围广、覆盖面积大、污水水质有代表性为原则,使取水点
由于城镇化“集聚效应”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式经济扩张,给社会经济财富带来快速累积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等生态环境方面的隐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平衡导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如何平衡两者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调整流域内区域间损益关系的有效手段。研究以太湖流域为对象,在分析2010-2018年太
印染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中以偶氮染料为代表,此类废水具有水量大、无机盐浓度高、可生化性能差、毒性大等特点,目前一般采用吸附、混凝等方法进行处理,存在处理效果不佳和二次污染问题。高级氧化技术对有机物没有选择性,能彻底降解有机物,其发展方向主要有:一方面开发更加高效的非均相催化剂,在提高催化氧化效率的同时便于回收利用,减少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开发耦合技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降解效率。本论文制备了两种石墨烯
针对我国许多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硝态氮、亚硝态氮等混合污染物,且低C/N的特点,以及传统碳源投加难以响应进水氮素浓度,造成出水总氮超标或者有机物超标的现象。本研究通过PHBV反硝化填充床反应器处理具有低碳高氮特点的金属表面处理废水,通过系统长期运行,提高反应器处理能力,并探究PHBV填充床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下运行效果以及进水氮容积负荷降低时出水COD的稳定性,并对PHBV反硝化填充
自然环境中的微塑料对水体的污染问题已引发了全球的关注,目前有关微塑料对水体污染问题的报道研究层出不穷,然而关于微塑料对淡水中的初级生产者微藻的影响研究却不多。微塑料广泛存在于淡水环境中,作为水环境中的新兴持久性污染物,不可避免地会对微藻的环境行为产生影响。浮游植物微藻在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是最常见的原核生物之一,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然而,关于微塑料对微藻的影响机理
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驱使各国转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其中核能被认为是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最佳选择。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工作目标有益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空间,也意味着当前的能源结构需要调整和优化,核电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短期来看,核电的运行带来显著的环境效应,也对增加税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产生积极作用;长期来看,核电厂放射性物质排放带来的环境影响,核事故危害以及核废料的处理亟待
随着污水管网的全面覆盖,污水收集量逐渐增加,国家对水环境的关注力度加大,污水厂出水指标以及处理水量不断提升,实现污水厂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减少运行成本已成为当代污水厂设计改造的首要目标。传统污水厂改造模式往往建立于设计人员的经验,随意性较大,花费时间长,消耗费用大,并且无法预测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全流程分析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改造关键点,减少多余的测试和盲目的改造;同时,污水处理数学模型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