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含作者张爱玲的叙事策略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含作者是韦恩·布斯于《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经典叙事学概念,用于研究文本所体现的作者权威与作家修辞叙事的总体风格。而张爱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她早期小说叙事艺术成就已经普遍获得了学界的认可,但其晚期作品《小团圆》《雷峰塔》《易经》与《异乡记》的出版,为我们展现了作家前后期风格的较大转变,同时也向研究者提出了整体、全面、多方位的角度重新审视作家的要求与挑战。本文以张爱玲在其早晚期作品中所传达出的隐含作者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全面理解并肯定其晚期艺文实践。本文从叙事策略入手,论述隐含作者张爱玲的作者形象如何通过叙事声音加以表现,并且深究叙事声音与隐含作者的形象之间的动机机制,讨论叙事技巧如何建构起作家的主体意识,理解作家作为生产者如何形成个人风格。第一章第一小节回溯张爱玲批评中的作者形象,勾勒现存的“作者”解读模式,指出张爱玲批评中对张爱玲索隐式批评的过分关注;第二小节提出研究所使用的主要叙事学理论框架和概念,理清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的复杂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绝非否定张爱玲晚期作品的自传性质,也不是全面割裂张爱玲真实生平对其的创作影响,但求立足与张爱玲晚期资料缺失严重、史料发掘刚刚起步的现状,尝试以理论工具审视张爱玲创作,提供从隐含作者理论入手而非从史料入手来评析作家的思路。第二章第一节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叙述者、视角、场景、空间等叙事学研究单元,解说文学生产者张爱玲。指出张爱玲对传统叙事声音的重构,举文本分析张爱玲不确定、隐匿的叙事声音如何塑造人物,传达现代主义的创作姿态;第二小节以《小团圆》的创作动机这段公案,串出隐含作者张爱玲的核心创作动机——经验同构,并以解释张爱玲晚期遗作中细节的衍文与微小的改动,点出晚期创作消解传奇性、颠覆早期文本女性主义进步性的文学特征。第三章以张爱玲用国英双语重写《海上花列传》为主线,挖掘被常规研究忽略的文本、材料,勾勒出张爱玲如何一边理解、翻译《海上花列传》,一边形成自己的读者意识,并根据此读者意识不断调整自己的叙事策略,最终形成其简约含蓄、穿插藏闪的晚期叙事风格的写作成长史。最后,基于读者反应理论,揭示后现代批评语境中审视张爱玲创作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
<正> 一些单位无专业探伤队伍,无法对设备进行探伤检查,目前正处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国家大量投资是不可能的,技术力量短期内亦不易培养,而成立技术咨询服务部就能解决这一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行业都得到发展机遇,畜牧业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畜牧行业的发展,一些问题暴露出来,如动物疫病.畜牧行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让畜牧行业
今年进入10月份之后,国内国外油脂油料市场供求状况出现了明显变化。无论是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产品价格还是国内油脂油料产品价格均出现了大幅提高。在此对上述状况的成因、现状
目的了解使用不同燃料或灶具的火锅店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方法于2006年3月选择燃料为液化气或木炭的火锅店,于营业前和营业后30、60、90、120、150min测定室内空气中的CO、CO2
英语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和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英语阅读贯穿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关于阅读模式理论的研究已基本成
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基层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进一步扶持,畜牧养殖业得到很大发展,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基层畜牧养殖业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