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凯特肉牛H-FABP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序列分析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由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所编码,主要在畜禽的心肌、骨骼肌和乳腺中表达。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是肌内脂肪的候选基因,它能影响肌内脂肪(IMF)的含量,对牛肉的肉质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以布莱凯特肉牛为研究对象,对其H-FABP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布莱凯特肉牛H-FABP基因与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及基因定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根据GenBank发表的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的序列设计13对引物,分13段扩增出布莱凯特肉牛H-FABP基因,对各个片段进行克隆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个片段的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得到布莱凯特肉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全序列,同时进行序列分析,并对其基因的分子特性进行预测分析。使用MEGA4.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结果]:   布莱凯特肉牛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Genebank登陆号:FJ756345)是由4个外显子(依次为73bp、173bp、102bp和54bp)和3个内含子(3463bp、1892bp和1494bp)组成。其核苷酸编码序列(CDS)为402bp,编码133个氨基酸。布莱凯特肉牛与牦牛、普通牛、山羊、猪、马、人、大鼠、小鼠和鸡9个物种之间的同源性大小依次为99.3%、99.0%、96.3%、92.5%、89.8%、88.3%、83.8%、82.8%、75.6%,其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2%、99.2%、96.2%、93.2%、91.7%、88.7%、86.5%、86.5%、77.4%。系统发生树将这些物种总体上分成2支,鸡为独立的一支,布莱凯特肉牛、牦牛、普通牛、山羊、猪、马、人、大鼠、小鼠为另一独立的大分支。   [结论]:   1.布莱凯特肉牛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是由4个外显子(依次为73bp、173bp、102bp和54bp)和3个内含子(3463bp、1892bp和1494bp)组成。其核苷酸编码序列(CDS)为402bp,编码133个氨基酸。   2.布莱凯特肉牛与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全序列比较发现有41处碱基的变化。并且在内含子部分有碱基的插入和缺失,1415、1628、1808、2441和3436各位点后出现了碱基的插入(插入的碱基分别为T、C、A、A和A),852、2444、7043位点出现了碱基的缺失(缺失的碱基分别为A、G、G)。   3.布莱凯特肉牛与牦牛和普通牛相比,在氨基酸序列50位处发生了氨基酸的变异,布莱凯特肉牛为异亮氨酸,牦牛和普通牛为缬氨酸,这是由其编码核苷酸序列148处(G→A)产生的,造成了布莱凯特肉牛与牦牛和普通牛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差异。   4.分析10个物种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介于75.6%-99.3%和77.4%-99.2%之间,表明H-FABP基因和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高。系统发生树将这些物种总体上分成2支,鸡为独立的一支,布莱凯特肉牛、牦牛、普通牛、山羊、猪、马、人、大鼠、小鼠为另一独立的大分支,符合物种进化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重要器官检查结果,为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98例住院10年以上的精神病人病例辅助检查结果,统计心电图QTc间期值、肝功能化
野外露头浅钻取样分析发现,柯坪地区志留系下统柯坪塔格组的储层性质与塔北及塔中地区差别较大。柯坪地区的砂岩储层以粉细粒岩屑砂岩为主,处于晚成岩A2期,孔隙度主要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