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充分利用昆明特有的山水环境和文化优势,从不同层面加以控制引导,延续山水格局,塑造具有时代又富有艺术美感和个性化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面对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今后城市化改造的势头将更猛烈,这使得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当地经济、历史文化特点对现有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更新,既保护原有城市的空间环境特色又适应当代发展的需要成为突出问题。昆明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对外开放的重点中心城市。昆明区位独特,历史上从元代以后就形成了云南政治文化的中心。素有“春城”与“花都”之称,而且是“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交汇点,集中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类聚居环境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首先阐述国内城市景观建设的现状及城市景观特色的构成要素。而后依据城市美学、景观学、人居环境科学、文化遗产保护、生态设计原理和山水城市理念以及从历史发展角度出发的城市景观特色认知的方法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昆明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及少数民族文化历史,分析昆明城市发展景观特色的优势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昆明城市景观建设中出现的盲目投资、保护工作滞后、缺乏系统性建设及城市建设中缺少生态设计等问题,总结出塑造昆明城市景观特色以建设“宜居昆明”的现代开放城市和山水园林生态城市为战略目标,同时围绕战略目标提出相应的城市协调发展、旅游文化的开发和经营特色经济的相关措施。通过研究,本文总结出在全球景观趋同的背景下应结合昆明城市的具体情况,从多个不同角度对该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城市景观特色的发展需要在城市景观与地域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条件下,探寻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都市生活的现代性有机融合,才能创造出城市景观新思路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