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氰化电镀技术制备了纯银层和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通过SEM、FESEM、EDS、大气暴露试验、实际工况下的机械分合试验、热导率测试、高温磨损试验、Tafel曲线、接触电阻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镀层的耐大气腐蚀行为、机械寿命及其在高温下的导热性、耐磨性、耐蚀性、接触电阻等性能。研究表明,自制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由纯银层和复合镀层两部分构成,与西门子触指镀层构成相似,不同于山东泰开触指镀层。在大气暴露试验中,西门子触指镀层、泰开触指镀层以及自制纯银镀层和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都发生了变色。镀层因表面附着了氧化膜、硫化膜以及雨水中的尘埃、杂质在造成增重,其中自制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增重较少,自制纯银镀层增重最多,侵蚀最为严重。在触头触指上制备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实际工况下机械分合测试10000次后(夹紧力500 N),在触头的面状低副摩擦中,镀层厚度迁移量小于2μm;在触指的线状高副摩擦中,其镀层磨损量小于10μm。因此,镀层寿命达到隔离开关机械寿命最高等级的M2级标准。通过测试无氧铜、无氧铜镀银、无氧铜镀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的热导率,发现热导率大小顺序依次为铜基镀银材料(402.528 W·m-1·k-1)>铜基镀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材料(372.577 W·m-1·k-1)>无氧铜(340.395 W·m-1·k-1)。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在高温时的磨损特征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室温~120℃,镀层的磨损主要以磨粒磨损和少量的粘着磨损为主,260 g载荷下摩擦系数稳定在0.1左右,磨损率为10×10-14 m-3/N·m左右,耐磨性较好;第二阶段为240~480℃,随着温度的升高,镀层中石墨吸附的水蒸气和氧气脱附后发生了“粉尘磨损”,480℃时,镀层的摩擦系数增大到0.44,磨损率为56×10-14m-3/N·m,镀层出现了严重的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通过测试Tafel曲线,可知温度范围为120~600℃时,随温度的升高,纯银镀层和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的自腐蚀电位都逐渐减小,自腐蚀电流密度都逐渐增大。室温时,纯银镀层的接触电阻为24.9μΩ(扭矩5 N·m),略大于银石墨镀层(19.4μΩ)和纯银/银石墨镀层(19.9μΩ)的接触电阻;在120~240℃范围内加热1 h后,三种镀层材料接触电阻相差不大,且保持稳定;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300℃时,接触电阻变大,达到40.3μΩ,纯银镀层和纯银/银石墨镀层的接触电阻几乎不变,480~600℃时,银石墨复合镀层中的石墨出现了大量持续的分解,接触电阻增大到123.3μΩ,纯银镀层和纯银/银石墨镀层由于氧化膜和硫化膜层覆盖的影响,接触电阻分别增大到54.6μΩ和42.6μ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