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国内首次从中医理论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血管性痴呆(VD)从肺论治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系统探讨,为寻求VD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理论探讨
1.理论基础:(1)肺与心肾的关系:心肾亏虚是老年性痴呆发生的直接因素,而心肾功能正常与否与肺直接相关。(2)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腑滞浊留证出现的频率在轻度VD为4 2%,中度VD为6 3%”,提示腑滞浊留是VD发病的不可忽视的因素。(3)中医经典理论认为:肺居上焦,主气,朝百脉,故气血上于面充养脑海与肺有关。《灵枢·天年》:“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而“言善误”正是老年痴呆病的重要症状,在此为肺气虚,脑海失养所致;另外《伤寒论》中阳明病“喜忘”和《素问·调经论》所论气血逆乱“喜忘”等与肺失清肃有关。(4)现代相关研究表明:气滞血瘀、痰浊阻窍是VD的主要发病基础。
2.VD从肺论治原则及方法:肺为五脏华盖,肺之宣降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活动,尤其是心肾二脏的功能;此外,肺宣降失常,进一步发展可以产生血瘀、痰阻、浊毒等病理产物。而肺宣降功能正常必须以肺气阴充盛作为前提,因此,从肺论治VD必须以益肺为主,佐以宣肺降浊。
二、实验研究
目的:依据理论认识以及临床经验,采用具有益肺宣肺降浊功效的中药进行组方,从实验研究上观察其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作用机理,进一步证实血管性痴呆从肺论治的可能性,以期开发应用。
结论:理论探讨认为,肺虚宣降失常与VD发生有相关性,采用益肺宣肺降浊法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优于西药喜得镇(P<0.0 5),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