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脲类除草剂作为一类重要的除草剂,广泛应用于不同农作物的芽前和苗后的一年生杂草,特别是一年生宽叶杂草。苯脲类化合物水溶解度小,化学性质稳定,能长时间稳定于环境中,给环境带来了污染。我们需要借助分析的手段对农药使用后在环境中的降解、代谢、归趋进行跟踪监控。对被污染的水资源进行化学处理,消除水中有害物质,改善饮用水的质量。 本论文概述了苯脲类除草剂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毒性以及在环境中残留的一些特性。综述了自1996以来在环境和食品中残留的苯脲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总结了对样品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以及净化的前处理过程。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主要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分析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目前,苯脲类除草剂的残留分析仍以液相色谱分析为主。 研究了苯脲类除草剂的水溶解度(logSw)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和分子连接性指数(MCI)之间的关系。计算了14种苯脲类除草剂MCI值。通过对logSw与logKow和MCI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估算苯脲类除草剂的logSw定量模型。结果表明:logKow与零阶指数0X?和二阶指数2X?是苯脲类除草剂logSw主要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959,标准误差S=0.1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土壤中异丙隆及其降解产物对异丙基苯胺的方法。土壤样品采用超声波振荡提取,以乙腈为提耿剂。色谱分析条件:C18色谱柱(4.6×150mm,粒径5μm),流动相乙睛:水=70∶30(V/V),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245nm。异丙隆和对异丙基苯胺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0.025—0.200mg/mL,线性相关系数0.9946和0.9976,最低检测限4.2×10-5mg/mL和4.5×10-1mg/mL,平均回收率100.9%和98.9%,测定相对标准偏差0.66%和0.67%。 研究了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异丙隆及其降解产物对异丙基苯胺的含量。土壤样品采用超声波振荡提取,以乙醇为提取剂。实验表明:异丙隆在1.60-11.20mg,/L,对异丙基苯胺在1.60—14.40mg/L浓度范围,对于波长240nm和298nm的吸收均符合比耳吸收定律。土壤样品中的异丙隆和对异丙基苯胺的回收率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