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红牛DGAT2、IGF2基因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121998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PCR-RFLP和PCR-SSCP两种技术手段,以郏县红牛成年母牛共计145个个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DGAT2基因第3、第6内含子和IGF2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变异,并以体尺性状作为衡量牛生长发育性状的指标,运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对所检测到的多态位点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DGAT2基因、IGF2基因作为影响牛生长发育候选基因的可能性,所得结果如下:1、利用PCR-SSCP方法分析了郏县红牛DGAT2基因第3内含子的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线性模型,对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牛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DGAT2基因第3内含子多态性丰富,群体中含有A、B、C、D、E、F、G七种基因型。频率最高的是A基因型42.3%,其次是F型21.2%,B、G型8.9%,C、E型6.5%,D型5.7%。七种基因型间,体长、体重均达到显著(P<0.05),尻长则达到极显著(P<0.01)。十字部高、腰角宽、坐骨端宽不同基因型之间没有显著影响。2、本研究首次利用PCR-RFLP技术对随机抽取的92头郏县红牛的DGAT2基因第6内含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DGAT2基因第6内含子的PCR扩增产物被限制性酶TaqI酶切消化后表现多态性。经电泳检测后,显出AA、AB两种不同基因型。AA基因型显示385 bp、596 bp两个片段,AB基因型显示981 bp、596 bp、385 bp三条带。该基因座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通过对郏县红牛DGAT2基因多态性与样本体重及体尺指标的方差分析显示:郏县红牛DGAT2基因不同基因型对郏县红牛体重和体长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他体尺指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影响(P>0.05),且初步认为AB基因型对选择有正向效应。3、本研究利用PCR-SSCP技术首次对郏县红牛母牛IGF2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GF2基因第2外显子表现多态性,存在AA、AB、BB三种不同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235/0.480/0.285;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74/0.526;该位点纯合度为0.501,杂合度为0.499,位点间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96。该基因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通过对郏县红牛IGF2基因第2外显子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样本体重及其它体尺指标的关联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对胸围(P<0.01)和体重(P<0.05)有显著影响,AB基因型个体的胸围和体重明显大于AA和BB型个体。说明IGF2基因可以作为标记用于郏县红牛的肉用选育。
其他文献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开展,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生长速度减慢、缺少抗病优良品种等问题日渐凸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利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进行疾病治疗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