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灵山县位于广西钦州市东北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42%为花岗岩地貌类型,是广西暴雨型地质灾害高发区。据调查,全县目前已查明的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有591处,其中崩塌367处,滑坡42处,不稳定斜坡168处,地面塌陷13处,泥石流1处。已造成死亡27人,直接经济损失270余万元。目前灵山县地质灾害还威胁着近15000人生命、5600多万元的财产安全。 本论文以2010-2011年对灵山县地质灾害的详查资料为依据,统计分析了灵山县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研究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人类工程活动、地质构造、地震等各种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降雨对地质灾害的激发作用的统计资料,建立灵山县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模型,旨为灵山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发生提前作预警预报。 本文的研究发现: 1、灵山县地质灾害时间分布特征是:灵山县的滑坡和崩塌主要发生在最近10年,且多发生在每年的6~7月份。 2、灵山县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是: (1)从地貌上看,地质灾害多发生于缓坡低山地貌单元和陡坡低山地貌单元; (2)从岩性上看,地质灾害多发生于花岗岩分布区,且大多发生在花岗岩风化壳内; (3)从成因上看,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沿公路呈线状密集分布、在居民区呈面状分布。 总之,在散体状极软全~强风化花岗岩岩组中,若坡残积土厚度越大,人类工程活动越强烈,地质构造越发育、或有地震发生的地区,地质灾害越发育。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选取了10项子因素,采用综合指数法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对其权重进行定量化计算,采用加权方法(∑nYR=iWi),结合ArcGIS的“字i=1段计算”功能计算各分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值,对灵山县地质灾害进行易发程度分区。通过统计分析当日降水强度与灵山县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发育数量关系,得出灵山县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降雨量为80mm和140mm(当日降雨强度)。最后用信息量法来评判处灵山县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由此建立了灵山县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