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尔滨是“中华巴洛克”建筑的主要发源地,哈尔滨靖宇商业街区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见证,是反映哈尔滨自身中西文化交融特征的重要载体,大量“中华巴洛克”建筑所构成的城市形态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城市生活,最为典型地反映了这座城市强烈的市民社会特征,由此,哈尔滨靖宇商业街区作为一种城市景观及其背后的世俗生活,也成为哈尔滨这座城市最为重要的城市特征,靖宇街区生活的记忆成为很多哈尔滨人的特殊文化基因。长期以来,哈尔滨靖宇商业街区的更新改造矛盾重重,尤其在今天,如何处理好超常规快速发展中的各种复杂矛盾,保护并发扬哈尔滨历史文化、切实维护居民切身利益,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无法回避、刻不容缓的任务。本论文主要采用多学科理论融汇综合并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影响哈尔滨靖宇商业街区改造的政策制定、积极利益权衡、居民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城市特色保护和发扬等方面,运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文化生态学理论多学科知识,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内容,力求在综合研究中找到街区更新的对策。全论文对靖宇商业街区的产生、发展及衰败进行介绍后,着重对街区内的文化景观资源类型进行挖掘和评价。在对街区未改造和改造两部分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调研和分析,从中探求出街区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从靖宇商业街区对于哈尔滨这座城市、哈尔滨人的意义出发,指出今天哈尔滨靖宇商业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做到既能延续街区的文脉特征,又能提高街区的经济活力。据此,笔者拟分别从思想层面、政策层面和景观层面,对哈尔滨靖宇商业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出自己的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靖宇商业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