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一锅法合成1,2,3-三氮唑的方法学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harpless首次提出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的概念以来,以叠氮化合物与末端炔的环加成(CuAAC)反应成为“点击化学”中的经典。点击化学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电极表面修饰、染料、生化试剂、高分子及功能聚合材料等各个领域。由于端基炔的局限性及其昂贵性,探求一种更有效、区域选择性更好的有机催化的叠氮化物-醛[3+2]环加成反应也成为继CuAAC反应之后的又一热点。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简要介绍如下:本文第一部分对芳基叠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两组分合成1,2,3-三氮唑和多组分合成1,2,3-三氮唑的合成方法进展及三氮唑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及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进展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第二部分研究了CuI/DBU(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和Cu(OAc)2·H2O/DBU(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两个催化体系分别作用于芳基碘与叠氮化钠的亲核取代反应,建立了一种合成芳基叠氮化合物的新方法。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主要包括催化剂的筛选、碱的筛选、溶剂的选择、催化体系用量的比例控制以及温度的考察,得到最优的反应条件:CuI(20 mol%),DBU(30 mol%),1.2当量叠氮化钠,DMSO,95℃;或者Cu(OAc)2·H2O(10 mol%),DBU(15 mol%),1.2当量叠氮化钠,DMSO,95℃。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普适性好、收率高等优点,并探索可能的催化机理。本文第三部分建立了芳基碘、叠氮化钠和端基炔的三组分两步一锅法合成1,2,3-三氮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第一步,1.0 mmol芳基碘,1.2 mmol叠氮化钠,3.0 mL DMSO,10 mol%的Cu(OAc)2·H2O和20 mol%的DBU,95℃;第二步,室温,0.5 mmol端基炔。该方法将原位生成的芳基叠氮化合物不经分离直接引入到端基炔上,避免了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所产生的危险性叠氮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适性好。本文第四部分建立了芳基碘、叠氮化钠和醛的三组分两步一锅法合成1,2,3-三氮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第一步,1.0 mmol芳基碘,1.2 mmol叠氮化钠,3.0 mL DMSO,10 mol%的Cu(OAc)2·H2O和20 mol%的DBU,95℃;第二步,室温,0.5 mmol醛。该方法将原位生成的芳基叠氮化合物不经分离直接引入到醛上,避免了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所产生的危险性叠氮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便,对底物适用范围广。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国内30个城市2014~2016年的逐日颗粒物浓度为依据,对首要颗粒物PM2.5及PM10的近几年波动情况及规律做了分析,将全国主要城市分为Ⅰ、Ⅱ、Ⅲ类,采用"平均不保证天数法"计算
在3D动画为主的今天,定格动画已经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定格动画是最为古老传统的动画形式,是现代动画三大类别之一。如何将传统的定格动画形式与商业动画结合在一起,已经成
夏季本该是白酒消费的淡季,江小白却逆流而动推出“小酒馆全国行”活动,在全国26个大城市巡回,用地推的方法赠送5万杯调配了各种饮料的MIX混饮酒。伴随着小酒馆的全国之旅,江
为了改善高温环境下人的热舒适状况,针对一种便携式空调系统中末端所采用的送风帽送风方式,采用CFD技术模拟计算分析了该送风方式下的降温特点以及送风参数对头部热舒适状态的
介绍了基于溶液调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空调系统在修缮建筑中的应用。溶液调湿技术与地源热泵的结合,可以将空调系统的舒适性与节能性良好结合,应用在对室内
目的介绍脑卒中护理门诊的发展及开展模式,总结我国脑卒中护理门诊的开展内容、形式和服务效果,指出脑卒中护理门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对脑卒中护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