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超声引导下原发性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探索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病灶超声造影表现特点及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疗效评估的价值;探讨术前及术后1个月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原发性肝癌1251粒子植入术后3个月疗效预测的价值。资料与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共36个病灶。全部30例36个病灶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CEUS检查,其中20例共25个病灶于术后3个月行CEUS检查,10例共10个病灶于术后6个月行CEUS检查。全部患者于术前、术后1月、3月、6月行腹部CT或MRI检查,疗效评价参照mRECIST标准。CR及PR为缓解,SD及PD为未缓解。对CEUS与CT/MRI评价肿瘤治疗疗效的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对125I粒子植入前后不同时间点肝癌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肿瘤体积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所有CEUS原始动态图像导入Sonoliver定量分析软件,得出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6月的定量参数,包括肿瘤峰值强度tPI、肿瘤上升时间tPT、肿瘤达峰时间tTTP、肿瘤平均渡越时间tMTT、肿瘤峰值强度增强率tSERmax、肝实质上升时间pRT、肝实质达峰时间pTTP。比较患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缓解组和未缓解组的不同组内的术后1月、3月、6月的不同时间点参数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组间的变化情况。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9例共34个病灶于粒子植入前及植入后1个月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得出相关参数,包括治疗前参数tPIpre、tRTpre、tTTPpre、 tSERmax.pre,治疗后1月参数tPIml、tRTml、tTTPml、tSERmax.ml,,通过治疗前与治疗后1月参数计算得出二者差值tPI。、tRT。、tTTP。、tSERmax。根据治疗后3个月的CT或MRI检查评判疗效,按m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包括CR与PR)和未缓解组(包括SD与PD),分析不同效果组的肝癌病灶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1.粒子植入治疗后1月CEUS所测得肿瘤最大径与CT/MRI所测得肿瘤最大径有良好的相关性(r=0.872,p<0.01),粒子植入治疗后3月CEUS所测得肿瘤最大径与CT/MRI所测得肿瘤最大径有良好的相关性(r=0.853,p<0.01)。2.30例共36个病灶中,在粒子植入后1个月有24个判定为缓解,12个判定为未缓解; 粒子植入后3个月20例共25个病灶中20个判定为缓解,5个判定为未缓解;粒子植入后6个月10例共10个病灶全部判定为缓解。1)缓解组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植入前与植入后6个月比较,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超声造影所测得的肿瘤体积在粒子植入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小(p=0.044,0.036),治疗后6个月体积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较有所减小(p=0.023)。2)治疗后1个月缓解组的tRT和tTTP较治疗前增高(p=0.039,0.039),参数中tPl和tSERmax较治疗前减小9p=0.000,0.000)。治疗后1月未缓解组tRT和tTTP均较治疗前下降,tSERmax较治疗前增高(p=0.004,0.005,0.012)。3)治疗后1个月缓解组tSERmax均较未缓解组低(p=0.037)。4)治疗后3个月缓解组的tRT, tTTP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继续增高(p=0.006,0.032)。治疗后3个月缓解组的tPI, tSERmax较治疗后1个月时减小(p=0.016,0.009)。3.29例共34个病灶中26个判定为为缓解,8个判定为未缓解。1)缓解组治疗前肿瘤的tRTpre和tTTPprc均低于未缓解组,缓解组治疗前tPIpre和tSERmax.pre均高于未缓解组(p=0.007,0.006,0.017,0.003)。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参数的差值中tPI。、tRT。、tTTP。、tSERmax。在不同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0.001,0.000)。2) tRTpre、tTTPpre、tRT。、tTTP。与粒子植入后3个月治疗效果呈负相关性(r=-0.459, r=-0.463, r=-0.551, r=-0.537),tPIpre、tSERmax.pre、tPI。、tSERmax。与粒子植入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呈正相关性(r=0.410, r=0.495, r=0.700, r=0.58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Ipre、tPI。可以作为预测肝癌治疗反应的预测指标(p<0.05). ROC曲线显示tPIpre、tPI。的AUC分别为0.822、0.964。当tPIpre、tPI。的临界点设置在122.5、25.4时,预测治疗反应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75.0%,96.2%和87.5%。结论:1. CEUS功能成像能够反映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望为肿瘤125I粒子治疗后疗效评估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2.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CEUS功能成像的相关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肝癌对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反应,能够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