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科奇边缘地是楚科奇海陆架外缘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形与构造单元,它的地球物理及地层与构造特征对于认识美亚海盆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和解释楚科奇边缘地5个航次所采集的多道地震剖面,并结合相关水深、重力、磁力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在充分总结和对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边缘地及毗邻区域的地球物理和地层与构造特征,并对地震测线所经过的北风脊及楚科奇海台区域的断层走向进行了划定。经过对相关资料的对比分析与解释,论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整个研究区域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值在-600-700mGal,边缘地整体为正、负高异常相间区,异常走向近南北,与周边走向不明显的异常区形成明显的对比。边缘地的布格重力异常值在0-300mGal之间,总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 (2)边缘地的Moho面深度为明显的东西分带现象,跟边缘地几个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比较好,其中北风脊、楚科奇冠和楚科奇高地的Moho面都深于北风平原,落差约为5km左右。 (3)边缘地的沉积基底较浅,中间的北风平原较深,北风平原也相应的接收了更多的沉积物。北风脊、楚科奇冠和楚科奇高地这些区域的沉积层厚度比俄罗斯及北美阿拉斯加的陆架区都要薄,暗示其并没有接收很多的陆源河流相沉积,更多的可能是一些远洋、半远洋沉积。 (4)对楚科奇边缘地的内部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划分,不同区段的地震资料的结构对比更加可靠的限定了内部构造单元边界线的具体走向。 (5)边缘地在新生代早、中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E-W向拉张作用,基底岩石和沉积层下部受断层影响较大,从而塑造了当今边缘地的地形、地貌及沉积层的发育。 (6)边缘地基底形态多为掀斜断块的特征,边缘地的断层多为拉张正断层,其断层多以NNE或近N-S向分布,边缘地北部断层的活动强于南部,东部强于西部,表明边缘地的内部构造活动具有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