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楚科奇边缘地地层与构造特征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rrr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科奇边缘地是楚科奇海陆架外缘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形与构造单元,它的地球物理及地层与构造特征对于认识美亚海盆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和解释楚科奇边缘地5个航次所采集的多道地震剖面,并结合相关水深、重力、磁力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在充分总结和对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边缘地及毗邻区域的地球物理和地层与构造特征,并对地震测线所经过的北风脊及楚科奇海台区域的断层走向进行了划定。经过对相关资料的对比分析与解释,论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整个研究区域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值在-600-700mGal,边缘地整体为正、负高异常相间区,异常走向近南北,与周边走向不明显的异常区形成明显的对比。边缘地的布格重力异常值在0-300mGal之间,总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  (2)边缘地的Moho面深度为明显的东西分带现象,跟边缘地几个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比较好,其中北风脊、楚科奇冠和楚科奇高地的Moho面都深于北风平原,落差约为5km左右。  (3)边缘地的沉积基底较浅,中间的北风平原较深,北风平原也相应的接收了更多的沉积物。北风脊、楚科奇冠和楚科奇高地这些区域的沉积层厚度比俄罗斯及北美阿拉斯加的陆架区都要薄,暗示其并没有接收很多的陆源河流相沉积,更多的可能是一些远洋、半远洋沉积。  (4)对楚科奇边缘地的内部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划分,不同区段的地震资料的结构对比更加可靠的限定了内部构造单元边界线的具体走向。  (5)边缘地在新生代早、中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E-W向拉张作用,基底岩石和沉积层下部受断层影响较大,从而塑造了当今边缘地的地形、地貌及沉积层的发育。  (6)边缘地基底形态多为掀斜断块的特征,边缘地的断层多为拉张正断层,其断层多以NNE或近N-S向分布,边缘地北部断层的活动强于南部,东部强于西部,表明边缘地的内部构造活动具有不稳定性。
其他文献
煤炭等常规能源的日益消耗殆尽以及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氢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工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发酵制氢因其具有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大区域动态检测的需求,高分辨率、多时相、多源数据的变化检测越来越重要。SAR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使得SAR数据成为变化检测的重要数据源,另外TerraSAR
硫(S)是继氮(N)、磷(P)、钾(K)之后第四位必不可少的生命元素。硫代谢是PX099A体内重要的代谢途径,在合成致病毒素和无毒因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抗毒素筛选体系培育抗性植株和以无毒因子作为药物靶标应用于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采用乙酸乙酯法分离、提取硫梯度处理的PX099A致病毒素,并对其进行生物毒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4mM浓度范围内,硫浓度越高,越有利于PX099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作为一种主动成像的微波遥感测量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成像能力,可以穿透云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穿透雨区、地表和植被。与传统的矿区沉陷监
本试验以我国东北特有矮生果树—长梗郁李(Cerasus japonica var.nakaii.)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花芽形态分化、花器官分化、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胚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为各行各业的管理与发展起到了决策支持的作用。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的途径也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变得更加多样化,其中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