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击剑是奥运会项目之一,也是欧洲传统的绅士休闲项目,被誉为格斗中的“古典芭蕾”。击剑项目长期受到器材、场地、师资、文化等因素影响,以及对该项目的认识与学习方法的理解困惑,一直阻碍中小学开设击剑课程。《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后,为推进击剑运动融入我国普通学校体育活动,从而对击剑课程在中小学开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试图从学校体育发展的视角下对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击剑队训练现状研究,为我国击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击剑教学训练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慎用负重练习,避免单.一肢体长时间、负荷较大或左右腿负荷不均的动作。2.双人练习是少年儿童击剑训练的主要手段,通过双人练习能减少学员对实战的恐惧心理,同时还能加深自己对动作的认识。3.实战训练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桥梁,是少年儿童击剑训练的核心,通过各种形式的实战训练,提高在比赛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应变能力。4.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击剑队经常参加各类击剑比赛,通过比赛总结训练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从而有效提高队员的参赛水平。5.个别课是击剑训练的重要环节,坚持个别课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击剑训练水平。6.通过击剑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比赛中,能灵活运用裁判规则,对裁判判罚有疑问时,能及时运用规则向裁判提出疑义,使比赛结果对自己有利。7.注重学生心理活动,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和研究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相互信任,是保证训练课质量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