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性质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uhai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交通肇事案件逐年增多,其中涉及逃逸的几乎占一半以上,公共交通领域安全所受威胁也随之提高,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含义与性质都关系着行为人的罪与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0年施行后,有关“逃逸”行为的行政法与刑法的规范衔接不恰、“逃逸”的理解扑所迷离。如何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性质进行界定,细化对其认定标准的理解,为正确认定“逃逸”行为和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为何要加重处罚提供理论支撑,是我们处理“逃逸”问题的重中之重,如此才能理顺交通肇事相关犯罪的法律规范与司法解释当中的逻辑矛盾。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论述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性质,共计43388字。第一部分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含义,先对“逃逸”定义的五种理论进行了评析,再从目的解释的角度出发,认为“逃逸”是对作为义务的逃避,而非表现在物理行为上;作为义务有且只有因先前的肇事行为导致的对被害人的救助义务,因其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就要超越行政处罚的程度,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行政法规定的报警等待事故处理、保护现场和示警的义务不能是“逃逸”的作为义务。在交通肇事后不存在可救助的被害人的情况下,不存在救助义务,此时行为人逃离现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逃逸”;交通肇事行为造成的结果是“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逃离事故现场可能构成“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第二部分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律属性进行了解读。“逃逸”行为的法条规定不是进行法律拟制的立法活动,也不属于遗弃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结合犯,而是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应当将《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的三种情形规定为量刑标准而不是定罪标准,也即取消构成交通肇事罪条件的限制性规定,并且删除第二条第二款,或者将第二条第二款改为五种特殊违章行为从重处罚的注意性规定。“逃逸”不应当作为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构成要件,而是加重构成情节,并以交通肇事罪的成立为前提,其主客观表现可以超越交通肇事罪基本犯。作为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来理解“逃逸”行为是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第三部分探讨了与“逃逸”相关的“逃逸致死”和“指使逃逸”问题。“逃逸致死”与“逃逸”行为之间要具有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且以交通肇事罪成立并存在行为人“逃逸”为前提,当因果关系中断时,不构成“逃逸致死”;“逃逸致死”是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只有在存在附加行为,且明显增加了被害人死亡的危险性时,才成立故意杀人罪。“指使逃逸”的行为不是必然的犯罪行为,要注意将不构成教唆犯罪、帮助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剥离出来;当“指使逃逸”行为构成犯罪时,因其与我国的共犯理论不兼容,可以直接将其作为指使者的犯罪实行行为而不是“逃逸”行为的共犯看待,如此,“指使逃逸”可以窝藏、包庇罪处理。
其他文献
行政处罚实践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无法按期履行缴纳罚款义务的情况,若强制其按行政处罚决定载明的缴纳期限之内一次性缴纳所有罚款会直接影响企业或个人的生存,出于公平正义与人道主义精神,法律给予当事人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的权利。《行政处罚法》颁布时即提出罚款的延期或分期缴纳制度,现依旧无统一、完备的配套立法,法律的不健全导致该制度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易损害当事人合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正式颁布,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深度教学理念开始进入教育教学的研究领域。立足于数学学科的本质和特点,借助深度教学理念,提出深度教学的相关策略,指引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研究方面。深度教学不仅是数学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
根据我国监护制度相关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同时,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但是现有立法并未对监护人在财产方面的监护职责进行细化规定,且未明确监护人非为未成年人利益而处分财产的行为效力。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现有立法规定进行分析,并对实践中相关司法裁判进行梳理,以发现我国未成
201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第七次修改,在费用扣除方面做出较大调整。首次引入包括赡养老人、大病医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在内的六大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扣除方式,让税收更符合量能课税原则,成为本次修法的一大亮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等配套法规相继颁布,明确了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对具体操作流程也做出规定
实验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筛选预测出可能靶向调控铁死亡相关基因--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11,SLC7A11,x CT)的miRNA—miR-128-3p,采用肝癌HepG2细胞系诱导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验证筛选预测的miRNA对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通过铁死亡对HepG2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的影
由于当前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并且对于环保型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动力循环基于这些特点,当前对布雷顿循环的探究也在快速发展。由于布雷顿循环中关键组成部件离心压缩机对整体循环有重要影响,研究离心压缩机很有意义。以传统工作介质的离心压缩机一维设计理论为基础,详细的介绍了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作介质的离心压缩机的气动设计方法,开发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的设计程序,并结合数学损失模型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以及学习科学的不断发展,指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深度学习理念备受学者的关注。与此同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也逐步完成了由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的转变。当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做法与深度学习理念不谋而合。那么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否应用深度学习理念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呢?又应怎样将深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恶劣的生态环境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资源环境审计既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对提升经济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做到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但不能忽视的是,因为自然资源资产类型众多,涉及面广,且易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使得资源环境审计难度较大,传统的审计方式并不能满足资源环境审计的要求,这就需
中国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对华夏儿女的馈赠。它承载着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记录着祖先们勇敢前行的时光轨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建筑群、文物、遗址,对于全人类都有着重大意义,堪称全球文化遗产中的精品。随着国家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呼声日益高涨,市场上涌现出一些内容丰富、形式精美的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类童书。本文结合出版学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2015年至2019年国内已出版的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类童书的统计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了六大核心素养以来,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现状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数学运算作为我国中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长期优势项目,高中生的数学运算素养发展现状也一直是众人热议的对象。本文调查了高中生的数学运算素养现状,根据测试结果找出了高中生在数学运算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