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是遭受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CHB)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鉴于目前临床上干扰素药物在治疗该病过程中的副作用明显,故联合中医药以提高其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是目前CHB防治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本课题以中医药软肝饮联合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CHB气滞血瘀证,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常规、生化、HBV DNA、HBeAg血清转化、甲状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探讨中西结合治疗乙肝的优势与中医药缓解干扰素不良反应的效果,为中西医联合治疗CHB提供新方法与新思路。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共纳入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气滞血瘀证的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软肝饮(醋鳖甲20g、生黄芪30g、紫丹参20g、柴胡10g、川芎10g、莪术10g)1剂/日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80ug/周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α-2b80ug/周皮下注射治疗。整个疗程为1年时间。定期检测患者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HBV DNA、HBeAg、甲状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指标,并进行对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有效22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常规方面,治疗组WBC、PLT、NEU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功能方面,治疗组促进ALT恢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ST恢复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HBV DNA方面,治疗组HBV病毒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HBeAg血清转换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甲状腺功能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肝饮联合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气滞血瘀证患者要优于单纯运用干扰素治疗。其具体优势主要体现在促进肝脏ALT水平恢复、减轻干扰素骨髓抑制、增强抗病毒能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因此软肝饮联合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气滞血瘀证患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临床中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